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硬脆材料的应用日益广泛,对该类材料的超精密加工技术仍在探索之中,在线电解修整(Electrolytic In-process Dressing,简称ELID)磨削技术便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镜面磨削加工方法。它已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在ELID磨削过程中钝化膜的状态(主要是成膜厚度和致密性),直接关系到磨削加工的效率和加工质量。传统ELID磨削中,由于电解作用与钝化膜对电解抑制作用的动态平衡是一个自适应过程,钝化膜状态是随着电解参数、电解液性能、磨削参数的变化而变化的,不能实现根据不同的磨削要求产生理想的钝化膜。为此本实验室提出了间歇电解ELID磨削控制策略,首先根据具体的磨削要求设定一个比较理想的钝化膜状态变化范围,磨削过程中通过计算机对钝化膜状态(电解电流)进行实时监测,比较监测结果与设定值,再根据需要通过计算机对电解参数(主要是电源输出脉冲的周期和占空比)进行调节,改变电解作用的强度,从而调整钝化膜的厚度和致密性,将钝化膜的状态控制在事先设定的范围之内。为了使现有脉冲电源能够满足间歇电解的需要,用两块AC6651脉冲发生卡取代了原脉冲电源HDMD-IV中的脉冲控制部分,两块脉冲卡均工作于PWM脉冲产生模式,通过对AC6651中可编程计数器8254的Virtual C++编程可以产生两个周期和占空比均可计算机控制的PWM脉冲,一个称为大脉冲(周期较大),另一个称为小脉冲(周期较小),两个脉冲经过一个与门叠加以后再经过功率放大电路去驱动V-MOS功率场效应管,这样当大脉冲处于低电平时V-MOS管处于关闭状态,电源输出为零,当大脉冲处于高电平时,电源输出为与周期较小PWM脉冲保持同步的的脉冲。根据钝化膜状态监测结果,通过计算机控制大脉冲的占空比,改变电源输出脉冲参数,从而调整电解强度。实际ELID磨削试验证明了改进后电源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此外本文还对实现脉冲电源输出脉冲电压幅值的计算机控制连续可调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