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型肝肝炎病毒(HBV)是一种长3.2Kb的DNA病毒,它几乎在整个肝脏可以复制。虽然高活性的乙肝疫苗已问世20多年,但HBV感染仍然是一种危害全球健康的重大疾病。据统计全球约有3.5亿的HBV感染者,而中国又是HBV感染的高发区,约有50%~70%的人群感染过HBV,其中约8%~12%的人群,即超过1亿人口是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每年因急慢性HBV感染致死的人数约有一百万之多。目前,干扰素和腺苷类似物是FDA批准的,仅有的几种抑制HBV复制的药物,但它们的作用效果都很有限。腺苷类似物如lamivudine和adefovir dipivoxil的作用原理是通过抑制HBV逆转录活性,而直接影响病毒复制的,虽然这类药物能高效地清除血清中的HBV-DNA,但不能完全清除体内感染的HBV,因此停止用药后HBV会复发,并且用药时间的延长会导致HBV病毒突变体的产生。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双链RNA(dsRNA)介导的,细胞内mRNA发生特异性降解,并导致靶基因的表达沉默,产生相应的功能表型缺失的一种现象。这一现象属于转录后的基因沉默机制(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PTGS)。在哺乳动物细胞中RNAi活性主要是通过21~23nt长的small interfering RNAs(siRNA)来实现的。研究表明siRNA已在很多领域显示出对目的基因的清除作用,因此,RNAi也成为治疗HBV感染的一种可选的重要手段。 自1998年2月,Fire和Mello两位科学家首次在Nature上发表了:把dsRNA注射入一种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体内,该dsRNA可以诱导基因靶向专一性的基因表达静寂(gene silencing)等研究报告以来,许多研究工作者都先后用RNAi技术,在线虫、果蝇、植物、动物卵细胞和哺乳类细胞中进行了大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