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会中关于思维方式创新的若干问题的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ali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社会正处在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迈进的过程中,生产力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而思维方式作为生产力中人的要素的重要部分,与生产关系有着密切关系,是影响生产关系使之发生变革的重要部分。因此思维方式的变革对社会发展有着突出的作用。 信息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着思维方式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或称为牵动人本身的智能革命。思维方式作为人们的理性认识方式,受到生产力发展的影响,随时代变化。创新的思维方式在信息社会中显得愈发突出。 在信息社会里,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思维方式的创新问题?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什么关系?创新的思维方式是怎样的?思维方式的创新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何在?本篇文章将对这些问题的论述,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出发,从人类认知社会的哲学本原出发,有效开展对思维方式和思维模型的构筑,从哲学层面分析、阐述为什么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需要的变迁必然导致思维方式不断变化,需要思维方式创新的研究;思维方式的创新对社会发展有什么意义。 信息社会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大发展的时代,也是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知识和信息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也就是说,谁掌握了新知识、新信息,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和平与发展主题的确立,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改革开放的开拓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创新性,都强烈地呼唤着思维方式的变革。知识经济时代以智力资源为资本,而智力的本质是创新,所以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时代呼唤思维创新。 信息社会给思维方式三个基本要素带来的变化:客体具有极大的综合性、总体性,系统性;主体具有新的反映、认识、思维的能力;思维工具的变化。思维客体、思维主体、思维工具的上述新变化、新特点在现实的思维活动中彼此相互作用的结果就形成了当代思维方式不同于传统思维方式的新特征。创新的思维方式应该是具有突破性、新颖性、独立性的思维;是综合性、辨证性的思维;是开放性、联想性、科学性的思维。所以,创新的思维过程中应做到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统一,扩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的统一,潜意识和显意识的辩证统一。 分析信息社会对思维方式的影响,从哲学层面对思维方式做出概括,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应该十分关注的。希望这篇论文的研究,可以引起社会对于信息社会思维方式创新问题的充分重视。思维方式的不断变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因此是社会科学需要密切关注的,更是哲学探索的紧迫任务,是科学发展观研究的重要内容。思维方式的不断创新定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将通过创新思维的理论研究和思维创新的实践探索的、不断的贡献! 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做出我们应有关键词:信息,思维方式,创新
其他文献
论文主要研究海德格尔之《论真理的本质》。海德格尔的这一文本是在其生涯中一个关键时期所作的一个演讲。这一时期曾被认为是他思想的一个“转向”,由此,他从一个论及“存在”
基于确立绝对认识与自我负责之生活规范的最终根据,而提出的"明见性"概念,无疑在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中具有其核心地位.它不仅启明了现象学的根本目标,而且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