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的流变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980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佛教在中国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与“儒”、“道”、“玄”等传统文化不断发生碰撞,最终形成了中国化的禅宗。随着佛教发展而衍生出的佛教文学也渐具中国特色。偈颂是佛典中最具文学色彩的组成部分,它在发展过程中与中国传统诗歌相互借鉴、共同发展,逐渐成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文学样式,出现了文、僧所作的偈颂与诗偈,主要用来传达佛理,抒发自我的佛理感悟。禅宗出现以后,宋人创作了大量的颂古诗。颂古属于偈颂诗类,主要是对古德公案的感悟、颂赞,是宋代文字禅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偈颂流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偈颂到颂古的流变过程,不仅体现了偈颂对中国诗歌的影响,也体现了中国诗歌对偈颂的反馈。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结语。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偈颂的相关内容,梳理研究现状,揭示偈颂的流变研究的重要意义。正文部分由四章组成,第一章分为两节,分别研究印度佛教的中国化历程以及汉译佛典的相关问题,明确佛经的分类。第二章在第一章的基础上对偈颂这一汉译佛典的韵文形式进行解读,探讨其文学性特征。也分为两节,第一节主要分析偈颂的诗性体制,第二节从语言风格、表达技巧等方面分析偈颂的文学色彩。第三章以断代研究的方式,分别研究文、僧诗偈,第一节是名僧与僧诗、僧偈的研究,第二节是名士与诗偈的解读,这一章主要以佛教的中国化发展历程为基础,探析偈颂诗发展过程中的时代性特征,大致勾勒出佛典偈颂在中国的流变轨迹,发现其世俗化、大众化、文学化的中国化发展历程。第四章主要分析宋代颂古诗,颂古是偈颂诗的一类,出现于禅宗兴盛后,第一节先考察颂古与公案的关系,了解颂古的内涵,然后从社会环境、禅宗兴起、偈颂发展三个方面分析颂古出现、兴盛的原因,第二节从宏观上对颂古诗的特点进行把握,根据以上两节的内容,从而找到颂古与偈颂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二者之间的传承、流变关系。结语部分是对全文内容的升华,对佛典偈颂、文僧诗偈、宋代颂古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概括、梳理,继而总结偈颂在中国的流变过程。文章主要以汉代至宋这一段历史为基础,再进行断代研究,分别对不同历史阶段的佛教发展状况、诗偈作品进行分析,总结出各个时期的共性,之后再从宏观上概括出偈颂的发展、演变历程,采取史学和文学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前人在偈颂研究上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颂古与偈颂之间的关系,偈颂到颂古的流变过程等问题的研究上仍缺乏成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偈颂到颂古的流变过程进行研究,以此来明确偈颂在中国文学史及佛教文学史上的发展轨迹,并明确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及其地位。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以及家庭人员结构的变革,传统的居家养老方式正逐渐向社区服务和机构养老转换,但后者的供给存在严重缺口,单纯依靠公共资金显然不能满足老年人对
目的(1)体外条件下,分离及纯化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对所得的细胞进行细胞表型鉴定及三系分化鉴定。(2)评估细胞增殖能力,并检测条件培养下极低频电磁场对大鼠骨髓
1.《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是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江苏省植物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学术期刊,季刊,1992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进入21世纪,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人类进入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上的信息量急剧增加,然而高质量、有价值的信息却并没有随之增加,反而湮没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在这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