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PO市场询价机制的有效性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ytry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2001年1月1日到2009年12月31日间的709个IPO公司样本,本文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IPO定价机制的效率。2001年到2004年,我国采用固定价格发行机制,其间共有300个IPO样本,占总样本的42.31%。从2005年到2009年,共有409个IPO采用询价制这种新方式定价发行,占总样本的57.69%。本文通过研究2001年到2009年的IPO抑价水平来评估中国当前IPO定价机制的效率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两个问题:1)询价发行是否比固定价格发行更有效率?2)在中国为什么询价制更有效率或缺乏效率。2001年到2009年整个样本周期,IPO的平均抑价水平为108.87%。所有的实证结果表明询价制并没有如预期一样降低抑价水平。询价制引入后,中国IPO的平均抑价水平为116.95%,高于固定发行价格时期的平均抑价水平97.84%。在中国,询价制缺乏效率的原因是:关于公司质量和事前不确定性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投资者乐观情绪等外部原因。更特别的是,本文发现:i)询价制引入后,一些公司质量的代理变量对于抑价程度的影响仍然较小;一些不确定性变量如发行市盈率(即发行价格与每股收益的比率)(PRIEPS)对于抑价程度的影响会更强。这意味着询价制的信息透明度并没有降低其它外部效应。ii)询价机制中引入高质量的承销商,被视为“热门发行”的信号,由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都在关注机构的行动,从而导致更高的抑价水平。然而询价制采用后,高质量的承销商并没有提高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抑价水平,它只对上证交易所的抑价有正向作用,但并不显著。iii)初步询价时的价格区间(PRIRANGE)、最终发行价格的调整比例(PRIADJUST),与抑价程度并不正向相关。原因可能是承销商倾向于在询价收集信息后进行价格调整。如果是正面信息,更大程度的价格调整会使折价程度降低,较小的调整则会使折价程度增加。
其他文献
总部设在湘江之滨长沙市的湖南威胜电子有限公司,是一个集科、工、贸为一体的中外合资高科技产业集团,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地设有众多的分支机构。该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站
期刊
宅基地转用增值分配是农户与地方政府关注的重点。宅基地转用后的增值是地租的一种形式,可以运用马克思地租理论从供求两方对增值分配进行研究。地方政府凭借农村土地征收和
本文将机器学习分类方法,引入到网络流量领域。结合构风险最小化原则,提出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网络流量分类方法,将网络流量分类问题转化为二次寻优问题,以解决网络流量过程中训
一直以来,非正规融资在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对于农户来说尤为如此。农村社会非正规融资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农户生产和生活水平提高及农村社会的和谐。非正
目的探讨B超定位在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8月使用B超定位指引下进行脐静脉置管术的新生儿6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本院2014年1~12月行常规脐静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iotensin(1-7),Ang-(1-7)]、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Mas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和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
从全球来看,2018年全球棉花基本面略有改善,全球棉花总产2 585.3万t,同比减少107.9万t,减幅4%。全球棉花消费量增加2%,期末库存下降9%,处于近几年低位。从国内情况来看,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