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伍德小说《使女的故事》、《羚羊与秧鸡》和《洪水之年》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tv2009_33894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 1939– )被誉为“加拿大文学女皇”,是加拿大享有国际声誉的当作代女作家,曾经获得过多个奖项和十二个荣誉学位。她发表的诗歌、文学评论、短篇小说、儿童文学和长篇小说等作品多达40多部。她的文学作品也曾多次荣获加拿大总督奖和联邦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项,引起了世界文坛批评家们的关注,也深受读者们的广泛喜爱和好评。她生于加拿大渥太华,先后在多伦多大学和哈佛大学受教育,1981年5月至1982年5月,她曾担任加拿大作家协会主席,1984年到1985年担任国际笔会(P.E.N)加拿大(英语地区)中心的主席.作为一位女性作家,阿特伍德拥有很强的女性意识,她一直关注着在男性主宰世界中的女性命运及生存状态;同时,她也对自然投以关切的目光,她一直关心着在人类主导下已经被破坏的自然世界。尤其是她的作品,多强调了女性特质与自然之间独特的血缘关系,强调女性精神“自我”与自然的融合。而作为一位社会责任感很强的作家,针对歧视自然、破坏自然、追求经济利益的社会现状,她从女性角度表达了忧心、痛恨与谴责,也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本文以生态女性主义为主,从三大部分解读阿特伍德的三部小说《使女的故事》、《羚羊与秧鸡》和《洪水之年》。论文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引言,简要介绍了阿特伍德的生平和她的生态意识,这三本小说的故事梗概,以及国内外对阿特伍德及其作品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理论概述,简要介绍了生态女性主义的起源和发展,深生态和环境正义;第三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分析部分:首先简要描述了当今世界的环境现状,然后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分别分析了三部作品里,在级别社会中女性与自然受压迫和剥夺的状况,展现了女性与自然反抗的一面,最后表达了女性与自然的最终目的,那就是达到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人的内心之间的和谐。第四部分是对以上分析的结论。
其他文献
幼儿园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阶段,它不仅是为小学阶段学习、生活做好准备,更重要的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成才打好健康心理和人格素质的基础,那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
基于文献梳理,开拓性地探索并验证“决定门槛”、“效率门槛”和“方向门槛”三个子门槛效应及其七个作用模式。研究对门槛理论和并购与创新绩效实现机制具有重要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各个行业蓬勃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极大发展。现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进入转型阶段,绿色环保
西藏龙根铅锌矿床位于中拉萨地体西部,是继查个勒铅锌多金属矿床之后,念青唐古拉铅锌银铜铁成矿带西段又一重要找矿突破。对龙根二长花岗斑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
本文总结归纳了我国当前的政务公开工作面临的种种困境,并试图针对这些困境从理论角度进行一些对策探讨,以期对政务公开的实践工作做出贡献。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all
随着中国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历史地段同样面临着快速更新,非文物建筑的留存受到威胁,"大拆大建"导致历史地段文脉的断裂,形成"地方性缺失"等困境。保护非文物建筑,延续
行人再识别技术指的是不同摄像机镜头对不同时间、地点捕捉到的行人进行匹配的过程。行人再识别技术因其广泛的应用以及研究价值,已经成为计算机视觉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