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97144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地震灾害引起巨大经济损失的新特点,同时为满足业主提出的结构不同的性态水准的背景下,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变应运而生。它是使用位移控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行为,可以了解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实际表现而不仅是让结构具有某种程度的抗力能力。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理论及方法,总结本课题组的成果,完善了由文献[46]提出的方法,并通过算例的设计与非线性分析,来证明改进方法的合理性。主要研究工作包括:①屈服刚度。双折线滞变模型中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就是屈服刚度,本文提出了一种使用小震位移反应谱求解屈服刚度的方法。首先定义结构的屈服位移为(2.5~2.7)倍的弹性位移;其次在已有的实验基础上,建议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屈服时刻对应的等效阻尼比ξeq= 0.065;通过理论推导,屈服时刻的地震力影响系数αmax取为0.42,则把上述参数代入位移反应谱便可以求出屈服时刻的等效周期,然后通过式k eq = (2π/ Te q )2meq求出等效刚度,其中Te q为等效周期、me q等效质量。②位移模式。在多层规则的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当中,通过悬臂柱位移模式和本文倒三角型加载力得到的位移模式的对比分析来看,两种位移模式与计算结果差别不大,且悬臂柱的侧移模式略为精确,从实际工程的运用来说,悬臂柱的侧移模式操作更简单方便。③等效阻尼比。研究发现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滞回曲线表现较强的捏拢效应,于是本课题组采用了公式来计算等效阻尼比,其中ξ为固有阻尼比、ξ∧eq滞回阻尼比、α为刚度强化系数、μ为延性系数。本文通过对比不同的等效阻尼比计算公式设计下的框架,分析发现本课题组计算出来的等效阻尼比更接近实际的等效阻尼比。④非线性分析。通过静力推覆分析和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研究表明不同地震波下结构有一定的差异,个别情况差异较大,但是从三条天然波和一条人工波的平均值来看,本文采用的悬臂柱侧移模式与四条波的平均值规则化以后的侧移差异不大;同时静力推覆的层位移与弹塑性时程分析的层位移有较大差异,最大差异25.1%。
其他文献
随着煤矿开采强度的加大,浅部资源逐渐开采完毕,巷道开挖深度的不断增加,一大批煤矿已进入深部开采阶段,深部开采带来的难度及问题,已是我国煤炭行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比如地
在地下处理及边坡工程中,裂隙岩石所赋存的地质条件十分复杂,一方面裂隙岩体受地热膨胀开裂、另一方面岩石与水化学溶液发生反应后形成孔洞,使其力学性质发生很大变异,加剧损
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大体积混凝土已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领域。本文在将前人理论成果汇总的基础上,论述了大体积混凝土应用发展情况,材料自身特性,并对温度场和应力场开展
生态复合墙结构是一种生态、节能、减震的新型村镇住宅结构形式。它是课题组研究的密肋复合墙结构的进一步升级,继承了原有结构良好的抗震性能,具有生态材料因地制宣、节能环保
为了响应国家十二五规划以及住宅产业化的发展需要,装配式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占有越来越重的比例,随着装配式结构研究的深入,在实际的工程中装配式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装配式
随着钢结构在建筑结构中的广泛应用,国内外的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关于钢结构的整体或者局部的研究分析,其中对于钢结构节点的分析主要是针对梁柱节点连接分析,对于柱与柱的连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扩增,促使现代建筑的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房屋建筑使用功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现代建筑朝着多功能,多用途的方向发展。其中带转换层的高层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钢结构建筑被大量建造,其保有量在迅速的增加。关于钢结构倒塌的研究越来越多,为了防止结构连续倒塌,识别关键构件尤为重要。本文以7层钢框架为模
钢筒仓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农业领域中散状物料的储存,相对于钢筋混凝土筒仓,其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钢筒仓的仓壁是典型的圆柱薄壳结构,结构受力性能复杂。在储料产生的竖向摩
目前,矩形钢管桁架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从文献资料的查阅情况来看,专门针对此类桁架节点的强化方式的研究却很少。在实际工程中,为了设计出同时具有经济性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