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理问题的创业型家族企业治理机制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y19871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家族企业只发展了几十年,相对于世界上已经存在几百年的家族企业来说还只是初创阶段。理论界普遍承认,应该把家族企业看作是一个连续分布的变量,但却很少有学者对不同阶段的家族企业进行分类研究,而中国家族企业的现状正是进行家族企业初创期研究的机会。因此,本文对创业型家族企业(Founding Family Business, FFB)的公司治理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论对于初创期家族企业的公司治理研究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首先,本文围绕家族企业存在的三类代理问题(外部经理人代理问题,家族内部经理人代理问题,控制性家族与中小股东代理问题)展开论述。其次,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关于家族企业的定义,对FFB进行了严格的界定,从而使得本文的研究结论更加准确可靠。再次,在分析FFB中三类代理问题独有的特点后,对各种治理机制的作用做了有针对性的论述及假设。最后,本文通过实证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确保理论假设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本文选用沪、深股市中20家FFB2004-2009年120组面板数据(panel data)作为研究样本,对三类代理问题的治理机制变量与企业价值(托宾Q值,资产回报率)关系运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发现:(1)持股比率与托宾Q值之间显著正相关;(2)债务比率与托宾Q值之间显著U型相关;(3)独立董事比率与托宾Q值之间显著U型相关;(4)家族成员高管比率与托宾Q值显著U型相关;(5)内部所有权权威与资产回报率显著倒U型相关;(6)内部管理权权威与托宾Q值、资产回报率显著倒U型相关;(7)家族成员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与资产回报率显著负相关;(8)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系数与托宾Q值、资产回报率之间无显著相关;(9)第二大非关联股东与托宾Q值、资产回报率之间显著负相关;(10)金字塔结构与托宾Q值、资产回报率之间显著U型相关。本文研究结论认为,FFB仍然是家长式或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传统的治理机制对其存在的代理问题并不十分有效。代际传承或者家族传承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于减轻外部经理人的代理问题,但同时也容易出现内部耗散。虽然控制性家族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存在潜在的代理问题,但是没有足够证据表明控制性家族股东会利用FFB侵占中小股东利益。
其他文献
设计好一堂政治课的探究活动,在恰当的时间进入探究活动,有效完成预期任务,打造优质课堂,达到新课程的预期目标和要求,是每一位政治教师的追求。在预设的情景中提出问题、讨论问题,使学习主体做到交流体验,澄清认识,建构知识,内化知识,共享经验,领会做人做事之道,提升情感价值和文化素养等,是研究性课程设计的价值所在。  那么,怎样做好政治课探究活动的设计,让研究性学习能够有效地发挥出育人作用和功能呢?笔者结
学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消费市场环境出现两大变化趋势:供大于求和产品同质化。上述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一方面意味着消费者越来越将产品本身以外的东西作为其购买决策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