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cheng8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子印迹微球(MIMs)对目标分子特异性选择识别效率高,制备和应用方便;磁性颗粒具有磁场响应性,在外加磁场下便于做到粒子的运动和聚集,而当外加磁场撤去后,粒子又能很快的分散开。为了实现内分泌干扰素双酚A(BPA)的快速、高效的富集和检测,本文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磁性分子印迹微球(MMIPs),用于BPA的富集分离;并沉淀聚合制备了分子印迹纳米微球,与聚苯乙烯(PS)混合,旋涂法制备了分子印迹薄膜,将薄膜作为白光反射干涉检测系统(RIfS)的敏感介质层,用于BPA的检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共沉淀法制备了粒径为20~30nm、饱和磁化强度为63.03emu/g的磁性Fe3O4纳米微球。油酸对Fe3O4纳米颗粒进行表面修饰,并在其表面通过沉淀聚合法制备了以BPA为模板分子的磁性分子印迹微球。紫外和红外光谱法分析了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的相互作用,测定了两者之间的结合常数K和化学计量比分别为3.18×105mol-2/L-2和2:1;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Fe3O4和磁性分子印迹微球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振动磁强计对两者的磁滞性能进行了测试;对磁性分子印迹微球的吸附性能和重复利用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BPA磁性分子印迹微球对BPA具有良好的富集吸附性能和重复利用性,在BPA乙腈和牛奶溶液中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Qmax1=217.77μmol/g,Qmax2=179.16μmol/g;对目标物BPA的回收率分别为84.97%±3.23%和80.08%±3.97%。  BPA为模板分子,沉淀聚合法制备了分子印迹纳米微球,通过对其表面形貌、吸附动力学、吸附性能和竞争吸附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BPA分子印迹纳米微球具有良好的选择识别和抗干扰能力,印迹因子和选择因子分别为4.563和3.942。采用BPA分子印迹纳米微球与PS甲苯溶液混合旋涂制备印迹薄膜作为RIfS检测系统的灵敏介质,考察了印迹薄膜的光学厚度和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基于RIfS检测的印迹薄膜光学厚度变化与BPA的浓度呈现很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Y=0.8425+1.2707*X,R=0.993,检出限为0.114mmol/L。基于此方法检测了牛奶加标样品中BPA的浓度,通过色谱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说明该技术可以用于BPA的检测。
其他文献
脉搏波是人体心脏有节律的收缩射血,血液流经弹性血管所产生的波动。不同的个体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的脉搏波波形是不同的,因此脉搏波的特征点识别对于分析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
年级组织学生到南京春游,这可吓坏了我这个“老班”,不是担心学生,而是担心自己。因为我是一个“骨灰级”路盲,一下车就晕头转向,一到景点就分不清东西南北。更可怕的是,学生竟没有一点儿同情心,坚决不同意我请假,还向我保证全班不会拖年级后腿,不会把我“遗弃”在六朝古都。于是,我只好怀着忐忑的心情出发。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我班学生每次集合都是第一个到齐,不但没有一个人掉队,还帮隔壁班找回了两只“迷途的羔羊”。
期刊
近年来,直播节目在广播中日渐普遍,直播节目的时效性使得现场报道这一文体越来越显示出它特有的活力,它以广播特有的“绘声绘色”、及时生动地传递着“此时此刻”所发生的某些事件,给听众如临其境、确闻其声之感。  由于现场报道是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边看、边听、边记、边录,更强的时效性、真实感、现场感,使广播优势尽显其间,产生出一种以点显面,以一当十的无穷魅力,从而深受听众的喜爱,但它同时也对采访记者的素质提出
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具有较高的时空分辨率及无创性等优点,对了解大脑的结构及功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进行抑郁症的识别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研究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