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真空管道磁浮运输系统气动特性仿真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ZI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轨道交通领域内持续的技术创新,是保证轨道交通产业良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轮轨列车因其具备网络化、大运量、安全、高效等特点,在中长途、中高速运输领域极具优势。但受空气阻力、轮轨黏着、蛇行失稳、运行噪声以及弓网极限速度等问题的制约,轮轨列车的运营速度很难有显著的提升。而结合磁悬浮技术和低真空管道技术的低真空管道磁浮运输系统,利用封闭低真空管道创造独特的低阻运行环境,使得“时速1000公里的超高速近地面飞行”成为可能。理论上,低气压运行环境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管内气流与列车的相互作用,但列车极高的运行速度则有可能带来与之对立的影响。作为一种超高速交通工具,空气动力学问题是研发低真空管道磁浮运输系统首要面临的问题,气动特性与列车的安全性以及平稳性息息相关。因此,本论文系统分析了低真空管道磁浮运输系统的流场特征,推导了列车在低真空管道中匀速运行的气动阻力计算式。发现管道内运行的列车的气动阻力主要与管道气压、列车运行速度、阻塞比、列车长度以及管道、列车表面当量粗糙度,管道断面形式等参数有关。其次,采用三维、sutherland粘性、定常、可压缩的N-S方程和Realizable 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在ANSYS FLUENT建立了低真空管道磁浮运输系统气动特性数值计算模型。对比研究了明线运行条件和低真空管道运行条件下列车的气动阻力,并分析了列车运行速度、阻塞比、管道气压对列车气动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明线条件下,列车气动阻力主要来源于头车和尾车的压差阻力,中间车主要以摩擦阻力为主,列车速度达到980 km/h时的气动阻力竟达到143.34 kN,约为时速350 km/h高铁阻力的6-7倍;低真空条件下,列车的气动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随着管道气压的增大而增大,近似成线性关系,随着阻塞比的减小而减小,气动阻力与阻塞比呈非线性关系;此外,考虑到能耗和牵引力极限,研究表明,要实现目标速度1000 km/h,经济合理的阻塞比应为0.32左右,管道气压应在0.01 atm附近甚至更低。此外,论文第四章研究了列车速度和管道气压对车身外表面和管道内壁面气动荷载的影响。研究表明,气动荷载随着列车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管道气压的减小而急剧减小。在低真空管道内运行的列车车头表面压力较大,中车表面气动压力变化较为平缓,在临近车尾处压力相对于管道内气压有所降低。对于管道壁面气动荷载而言,管道内壁面压力在列车前方较管道内初始气压值急剧增大,在列车后方较管道内初始气压值有所减小,在达到峰值后逐渐恢复至管道初始气压值。因此,降低低真空管道内的初始气压和列车运行速度,能够显著减小列车外表面和管道内壁面的压力值。最后,论文第五章研究了不同管道断面形式以及横通道对列车气动阻力和系统气动荷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管道气压降低至0.01 atm,阻塞比均为0.32时,不同管道断面形式下,管道壁面气动荷载变化规律基本相同,管道断面形式对系统气动荷载的影响不大。其次,列车在矩形管道内运行的气动阻力最小,以0.8 Mach运行时的阻力为10.76 kN,和在圆形管道内行驶的气动阻力基本相当,在拱形管道内的气动阻力最大。此外,通过设置横通道,可以在一定程度降低列车的气动阻力,降低头车和中车外表面的气动荷载,但对尾车作用则不太明显。当管道气压为0.01 atm,阻塞比为0.32时,列车在带横通道的管道中以0.8 Mach行驶的阻力可以进一步减小为9.877 kN。此外,设置横通道能够降低管道内壁面的最大气动荷载压力值,但在横通道的设置处则会带来一定的压力波动,波动幅值小于管道内壁面的最大气动荷载变化。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取决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基础能否壮大,即人才基础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
近日,山西省全面推开行业协会Hr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太原召开。山西省副省长王成、省民政厅厅长薛维栋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省政府副秘书长张文栋主持
云南的民族音乐今年获得了巨大的丰收,云南的民族音乐终于一再得到专家学者们的肯定,一再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首先是由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出任艺术总监和总编导并领衔主演
作为高校女子中跑运动员这一特殊的群体的研究很少,本文在对以前各种中跑理论与训练观点及方法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山西高校女子中跑运动员这一特殊群体所具有的特征,通过对山
物联生态能不能行得通,跟企业选择哪些环节、什么时候进入有关,要有的放矢、有所取舍,而非面面俱到。"生态"俨然成了当下行业的时尚,像海尔一样组建以物联网为基础的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