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基于医疗系统的异构数据共享的研究与设计,提供了一种实现医疗系统之间信息共享的解决方案。通过这个方案可以让使用不同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医院之间能够共享医疗数据,患者在一家医院检查或治疗后所产生的临床诊疗数据,通过共享中心服务器的数据转换功能,将这些数据以卫生信息交换标准(HL7)转换成标准格式数据,其它医院通过共享中心提供的数据接口就可以读取到该患者的临床诊疗数据。该解决方案建成后能有效的减少患者的重复检查,节约了患者的诊疗开销,同时也避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另外一些有教学意义的疾病诊疗过程也可以放入共享中心,方便广大医护人员进行学术交流,以此提高一个地区的医疗水平。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理,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在新医改的政策的推动下,各地纷纷建立起“医疗联合体”和“区域医疗”等区域医疗平台。建立区域医疗平台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建立区域范围内的医疗数据共享中心。本文所研究的方案,就是解决了医疗数据共享中心的最重要的信息共享技术问题,为区域医疗平台的最终实现提供技术支持。该系统的实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重要的内容:一、建立标准电子病历与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模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2009年12月发布的《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中,所规定的电子病历中所包含的内容及数据的依赖关系,创建标准电子病历、健康档案数据(表)内容模板。建立此模板的意义在于,通过遵循模板中的数据结构和依赖关系,消除不同医院系统之间的差异,实现医疗信息共享的目的。二、研究非标准数据与标准数据之间的转换方法标准的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模板建立以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实现标准数据与非标准数据之间的转换。运用最新的HL7标准3.0版本所支持XML兼容的临床文档体系规范,即病案体系架构(Patient Record Architecture, PRA)作为医疗文档的交换模型,可以实现医疗数据之间的转换。三、构建区域医疗信息共享数据中心通过研究HL7(Health Level Seven卫生信息交换标准),创建符合此标准的医学数据中心,它将成为区域医疗系统的交换中心,每个医院都可以连接到这个数据中心,通过发送服务请求的方式得到数据中心或者其他医院的医学信息数据,实现区域医疗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