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网络的频谱感知对抗技术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jiwei1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应用和服务的大量增加,使有限自然资源的无线频谱愈发紧张。而现有频谱的低利用率催发了认知无线电的诞生,认知无线电中的频谱共享机制使其成为缓解频谱短缺最有效的技术。频谱感知是实现认知无线电技术的核心技术,为了保证不对授权用户造成干扰,频谱感知技术必须具有弱信号检测能力,这使得频谱感知变得脆弱,从而导致频谱感知存在安全隐患。通过频谱感知,认知用户可以利用空闲频段进行数据传输。而攻击者可以在感知时隙实施感知欺骗,增大认知用户虚警概率;数据时隙攻击者进行通信干扰,增大认知用户数据传输误码率,进而降低认知无线电网络吞吐量。攻击者的行为变化同时也能导致认知用户的行为策略变化。本文从以下三方面对认知网络频谱感知的对抗技术展开了研究:首先,针对次级用户与攻击者双方的频谱感知结果均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形,在综合考虑感知阶段的错误概率和数据传输阶段的误码率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联合优化方法,给出了时频域上的最佳干扰功率的分配策略。计算机仿真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具有较好的攻击性能。然后,考虑到攻击者和次级用户双方是理智的,且具备动态更新对抗策略的能力,我们提出使用博弈论模拟这一动态过程。通过引入功耗因子,基于攻击者知晓次级用户感知结果的理想假设,得到双方最佳行动策略的纳什均衡点。然而,更为实际的情况是攻击者并不知晓次级用户的感知结果,此时攻击者与次级用户双方的动态对抗,可建模为不完全信息博弈问题。由于多频段的不完全信息博弈计算复杂度太高,本文通过对单频段双方不完全信息博弈的纳什均衡结果分析,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将多频段功率分配转化为常规优化问题。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语文课文标题“居文之首,勾文之要”,作为特殊位置和语境下的言语片段,其实自身具有诸多可挖掘利用的价值。本论文将研究范围限定在初中记叙文这一学段和体裁,以河南省多所初
阅读是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英语学习技巧中不可或缺的一项,也是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高中英语新课标强调了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但是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却存在
电力远动系统在电力系统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为铁路供电安全、优质、经济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本文介绍了我国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的发展,分析了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的构
1,25(OH)2D3是一组具有生物活性的脂溶性类固醇化合物,与体内钙磷代谢密切相关,属于第二甾体类激素。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它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
在一些人的头脑中,传统和现代是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其实这两者从来都是在不断融合、相互渗透着的。因此,传统艺术元素对现代设计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介绍了天广Ⅲ回南宁500kV变电所在采用计算机监控、保护下放方式下的二次设计思路和原则,计算机监控系统所能实现的功能,以及采用该方式所采取的各种抗干扰措施.
复制技术是提高移动数据库系统性能的一项关键技术.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移动复制数据库系统模型--事务级结果集传递(TLRSP)移动复制模型,重点分析了该模型中的冲突检测及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