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比亚迪光伏电站财务可行性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t0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春节前后,北京、上海、天津、河北、西安等地发生了大面积长时间的雾霾天气,环境污染矛盾突出。因此,改变以前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已成为关系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在2014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推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能源消耗强度下降3.7%,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22.3%,鼓励发展风能、太阳能发电。本文通过对榆林市比亚迪300MW光伏电站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为该光伏电站的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指导意义。本文分为七章。第一章是研究概述,阐明了研究光伏发电行业的背景,提出了研究榆林市比亚迪光伏电站项目的问题及其意义,构建了研究的框架;第二章是投资项目的市场分析,重点分析了中国和榆林地区电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以及中国光伏电站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第三章是太阳能资源分析和发电量计算;第四章是投资项目的预算和报表编制,主要从投资总额、融资成本、财务报表等方而对投资项目做了预算;第五章是投资项目的效益评价,主要使用投资利润率和利税率、保本点和保利点、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和内涵报酬率等财务指标对投资项目进行效益评价,分析项目可行性;第六章是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价,通过保本和保利程度、单因素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以及矩阵式风险分析,对投资项目风险进行量化分析;第七章是结论和建议,提出本文的主要结论,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给出项目建成后的风险控制及持续经营管理建议。国务院《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煤炭消费比重要从2011年的81.56%降低到65%左右,鼓励建设大型光伏发电站。此外,陕西省电力消费量同比增长309.91%,电力消费增长巨大。因此,在国内特别是在陕西省发展光伏发电行业有着广泛的市场发展前景。本项目总装机容量为300MW,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992628.21万元,利润总额562759.8万元,平均每年实现126.87MW容量满负荷发电即可盈亏平衡。本项目投资利润率为8.54%,动态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为9.24年,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为221971.75万元,全部投资内涵报酬率(所得税后)为13.66%,投资效益评价可行。为保证本项目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在项目生产经营过程中要采取应对措施避免投资额、发电量和上网电价同时减少(下调)的情况出现,以提高项目抗风险能力,保证项目可行性。本项目生产经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光伏组件的质量和成本,积极开拓国外光伏新兴市场,大胆探索光伏互联网金融产品,为促进比亚迪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工程经验。
其他文献
信托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并逐步扩展到美、德、日、韩等国家。20世纪初期信托制度开始传入我国,并得到一定发展,但是到50年代中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几乎全部被停办。改革开放后
本文主要运用韦努蒂(Lawrence Venuti)的译者“隐形”、归化和异化理论,对《挪威的森林》四个汉译本展开了翻译研究。译者“隐形”(invisibility)的概念是韦努蒂于1995年在其著作
《政府工作报告》全面介绍了中国政府在各个领域的基本政策和基本原则以及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基本情况,其英语译本是国外英语读者了解中国的权威途径,因此对其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目前国际上非常重视的心理学分支,儿童关于音乐方面的发展在发展心理学中占据着重要的部分。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一门以实证研究方法为主的研究儿童心理的发生、
“破体”书法是王献之对中国书法的重大贡献,对后世书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当代书法创作较之古代从形制章法、审美追求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破体”书法
互联网的普及极大地影响着国内居民的消费方式,逐渐形成了“网络购物+快递”这种“Door to Door”的网络交易模式,迅速提高了我国人均消费水平。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强化,网络成为
视频采集与图像处理技术无论在监控领域还是在科研领域都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传统的视频采集技术采用DSP作为整个系统的控制器,其设计会导致采样的效率降低。近年来,随着应用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金融行业开放进度明显加快,实力雄厚、管理先进的外资银行纷纷进入我国,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面对环境的快速变化,传统的绩效评价体系已无
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初期,硬件及软件技术处于一个较低的发展水平,导致系统运行速度慢,价格昂贵,可靠性差,没有额外的资源用于人机交互,用户必须尝试调整他们的行为以适应计算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交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在网络交易发展的背后也伴随了网络交易中商标侵权数量的增长。虽然我国对于此问题出台了一些规定,在司法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