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双颌前突是一种常见的错颌畸形,患者对美观及面型的改善要求较高,尤其是成人患者。经典的治疗方法是:拔除4颗前磨牙,种植钉提供最大支抗,内收压低前牙。错合畸形矫治的目标不仅是牙颌面结构协调、稳定及颜面美观,而且包括口颌系统健康和功能正常。本研究基于CBCT数据,研究成人双颌前突患者在种植钉支抗下前牙内收和压低后气道及牙根的变化,为双颌前突患者的临床矫治的客观评价提供多维、动态的依据。材料和方法随机选取30例(年龄,22.5±1.0岁,男性12例,女性18例)成人单纯性双牙弓前突患者,拔除4颗前磨牙,种植钉提供最大支抗,内收压低前牙。矫治前后以德国西诺德公司生产的三维体层X线影像系统-CBCT(Galileos, Sirona)进行扫描,获得前牙内收和压低前后的CBCT数据,用MIMICS13.0软件重建颅骨,牙槽骨,牙,气道的三维模型,颧弓和颅底进行配准,使用SPSS (Version19.0, SPSS, Chicago, USA)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成人双颌前突患者在种植钉支抗下前牙内收和压低后气道及牙根的变化。结果1.上颌中切牙在牙冠切缘和根尖的后退量分别为7.64±1.68mm和3.91±2.10mm。舌骨在水平方向上的后退量为9.87±2.92mm,在垂直方向的下移量为2.96±0.54mm。在治疗前后,鼻咽的横截面积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而腭咽,舌咽,喉咽则出现了明显的减小(P<0.05),它们的减少量分别是21.02%±7.89%,25.18%±13.51%,和38.19%±5.51%,由此可见,变化最大的部分总是出现在喉咽。中切牙牙冠的后退量和舌骨的水平后退量以及喉咽的减少量呈正相关。2.在上前牙根尖,根中,颈部三部分之中,根尖吸收最为明显(P<0.05)。在根尖部分,远中和腭侧吸收较近中和唇侧明显。在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三组中,侧切牙牙根长度减少最明显(1.412±0.412mm).。远中和腭侧的吸收量和牙齿内收量成正相关。牙根长度的减少量和牙齿压低量成正相关。结论成人双颌前突患者种植钉支抗下前牙内收和压低后可出现上气道变窄和牙根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