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健康老龄化会伴随着认知功能的下降。目前,功能磁共振技术于脑老化功能的研究发现老龄化导致的认知功能衰退与大脑内部的功能连接强度有关。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研究证实年龄会影响默认模式网络和背侧注意网络等,而这些网络与注意、记忆及执行功能有关。此外,在老年人的突显网络和运动网络中也发现了改变。大多数的功能网络连接的研究都是考察脑网络之间稳态的交互作用,但最近一些研究表明人脑静息状态下的脑区间的交互是随时间动态变化的。目前关于老化的动态功能连接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但是探究老年人动态功能连接与年轻人的差异可以为理解老化的生理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因此,本研究使用了滑动时间窗的方法来研究健康老化人群的动态功能连接。本研究收集了34名健康老年人,并通过两年纵向随访来探寻老化过程中功能连接的改变(对应为老年基线组与老年随访组)。此外,还招募了34名年轻人作为对照组。首先,我们使用基于感兴趣区(ROI)的功能连接分析的方法来定义3个核心认知网络(默认模式网络,突显网络,中央执行网络),再计算了网络内部的稳态功能连接和动态功能连接(滑动窗相关分析),并进行组间对比。研究结果发现老年人在与注意相关的脑区的功能连接显著低于年轻人,而在与运动相关脑区的功能连接显著高于年轻人。同时,在事后检验的结果中发现两年随访后的改变在总体上是符合老化的趋势的。此外,在动态功能连接结果中则发现基线组在与注意、运动以及视觉相关脑区的功能连接变异性要显著高于年轻人。这些结果说明了大脑的功能连接会受老化影响,老年人网络内的变异性增高可能是由于失耦合的效应,而老化进程中变异性并没有显著的改变。为了进一步探索老年人脑网络之间的交互作用,本研究使用了独立成分分析的方法来定义静息态脑网络,计算网络间的稳态以及动态功能连接,并计算了动态功能网络连接的属性以及状态间的功能连接。通过组间对比来更深入的研究脑老化相关的动态功能网络连接的改变。本研究中首先对基线组和年轻组的稳态功能连接进行了比较,发现了老年人稳态功能连接的改变,且两年随访后改变更为明显,故总体上符合老化的趋势。接着对比了动态功能连接分析的结果,发现基线组网络间的功能连接变异性显著低于年轻人,这表明老年人网络间的功能连接灵活性比较低。尽管随访组与基线组的变异性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表现出了老化的趋势。我们还发现在高变异状态下,老年人与年轻人主要是高级网络与其他网络间的交互有显著差异,而在低变异状态下,主要是初级网络与其他网络间的交互有显著差异,本研究推测这可能是老年人功能重组的一种表现。本文工作使用了两个方法来研究脑老化的功能连接的改变,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从全脑体素水平还是脑网络水平来都发现了脑老化会影响脑网络内以及网络间的功能连接特征。本研究考查了健康老化相关的功能连接变化,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健康老化的生理基础,并为未来脑退行性疾病研究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