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兽用化学驱虫药的不合理使用现象普遍,导致家畜寄生虫病的防治问题凸显,其中尤以寄生性线虫为甚,给我国畜牧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开发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的新型治疗家畜线虫病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值得欣喜的是,相关学者们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发现线虫的天敌——捕食线虫性真菌对家畜线虫病的防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多年来的研究发现,捕食线虫性真菌在对线虫的侵入和消解等过程中能够分泌多种胞外蛋白酶,其中就包括丝氨酸蛋白酶。为获得该酶的基因和启动子信息,进而为后续有关蛋白酶和捕食线虫性真菌杀灭寄生性线虫机理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本研究拟以捕食线虫性真菌的代表种—少孢节丛孢菌内蒙古株胞外丝氨酸蛋白酶的基因及其启动子进行了发掘及初步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先扩增少孢节丛孢菌内蒙古株丝氨酸蛋白酶的编码序列并构建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再转化至Transetta(DE3)表达感受态中,进行表达条件的优化以及表达产物的纯化。结果表明:少孢节丛孢菌内蒙古株丝氨酸蛋白酶Aoz1基因可以在原核系统中表达,其最适IPTG诱导浓度为1.5mmol/L,最佳诱导时间为8h,并对重组蛋白进行了纯化。(2)以少孢节丛孢菌基因组及少孢节丛孢菌丝氨酸蛋白酶基因(Aoz1)为基础,利用BLAST对两者进行比对,进而找到少孢节丛孢菌丝氨酸蛋白酶基因Aoz1起始密码子上游侧翼序列,据此设计引物扩增和克隆该片段并测序,然后用启动子在线分析软件Promoter Scan、NNPP、Promoter 2.0及CpG岛在线预测软件EMBOSS和Meth Primer对所得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序列长度为2009bp,与原始序列比对后发现同源性为96%;在少孢节丛孢菌胞外丝氨酸蛋白酶Aoz1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2009bp中存在启动子的基本结构TATA框、转录起始位点TSS、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及CpG岛等结构。(3)构建重组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Basic-P1和5’端缺失重组载体pGL3-Basic-P2和pGL3-Basic-P3后,分别转染至HEK-293T细胞与HeLa细胞中,进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少孢节丛孢菌丝氨酸蛋白酶Aoz1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2009bp(P1)分别在HEK-293T细胞与HeLa细胞中能显著增强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活性,确定少孢节丛孢菌Aoz1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可能位于序列P1中,为后续进行少孢节丛孢菌丝氨酸蛋白酶Aoz1基因的研究和少孢节丛孢菌捕食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