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鸟类是目前仅发现于中国辽西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的一类基干鸟类,也是已知最原始的具角质喙的鸟类。化石分布区域包括辽宁西部和河北北部,产出地层自下而上包括大北沟组、义县组和九佛堂组。孔子鸟类目前被分类为1目1科4属10种,但对一些属种的有效性尚存在争议。与近鸟类恐龙相比,孔子鸟向适应飞行的方向进一步地演化,头骨流线型,具角质喙;尾部进一步退化形成尾综骨;乌喙骨柱状;胸骨宽阔;翼加长;肱骨三角脊突发达;具有不对称飞羽等。但与更进步的鸟类相比还很原始,叉骨曲度浅且粗壮,胸骨龙骨突不发达;手部仍保持有3指,且指爪发育。 本文描述了一件保存完整的孔子鸟类新标本。虽然标本的产地和地层层位尚不确定,但标本表现出很多尚未见报道的演化特征:愈合荐椎椎体细,尾综骨具孔;肱骨三角脊突较小;小翼掌骨伸突相对发育;耻骨末端向后上方强烈地反转等。这些特征进一步深入了对孔子鸟类演化的认识。通过与孔子鸟类已知属种的对比,本文也进一步探讨了该类群的特征演化以及在分类上的争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