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报道一例γ干扰素抗体所致的成人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连续出现马尔尼菲篮状菌及其他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带状疱疹等多重感染的病例,介绍一种目前尚未被临床医生关注的新型免疫缺陷综合征;更新临床医生对非HIV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认识;提高临床医生对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诊疗水平。方法:搜集本例患者、我院γ干扰素抗体阴性且HIV(-)的马尔尼菲篮状菌患者及其他机会性感染患者的血液及临床资料,通过Pub Med搜集γ干扰素抗体阳性且HIV(-)的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病例资料,将以上不同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比较γ干扰素抗体阳性与γ干扰素抗体阴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尤其是总结γ干扰素抗体阳性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临床特征;通过设计实验,了解γ干扰素抗体的相对滴度及功能变化对马尔尼菲篮状菌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研究患者的血清中长期存在γ干扰素抗体,且具有强大功能活性。γ干扰素抗体所致的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经治疗后γ干扰素抗体滴度较前下降。γ干扰素抗体阳性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患者的临床特点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发热,淋巴结肿大及易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γ干扰素抗体阳性的患者较γ干扰素抗体阴性的患者来讲,病程长,治疗难度大,预后差;且患者体内的γ干扰素抗体滴度及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患者的病情变化。结论:本例患者体内存在的高滴度的γ干扰素抗体很大程度上是患者反复感染病原体的原因。γ干扰素抗体的滴度及功能变化在一定水平上影响着患者的病情变化。γ干扰素抗体阳性所致的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热、淋巴结肿大及易合并多重感染等症状。γ干扰素抗体所致的成人免疫缺陷综合征易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非结核分枝杆菌等感染。临床医师应该更新对马尔尼菲篮状菌的流行病学及诊断治疗的认识,对于既往无任何基础疾病的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应该筛查γ干扰素抗体,综合治疗,必要时检测抗体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