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产业在我国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汽车的生产和销售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然而汽车需求量的增长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很不均衡。随着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国内汽车制造商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汽车企业的激烈竞争。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也促使汽车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努力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随着人们对汽车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理论认识不断深化,汽车供应链管理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汽车产业寻求突破的重要手段。在汽车供应链管理中,主要物流节点为零配件生产厂、仓储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企业、整车生产厂和汽车分销商,形成汽车供应—制造—销售—服务的垂直分布式的供应物流体系结构。传统的自营物流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汽车供应链注重加强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与沟通,表现出诸多的优点,比如快速反应市场需求、全局性战略管理、高度柔性等。建立整车制造商为核心,节点企业共同参与的汽车供应链管理成为越来越普遍的趋势。加强各企业的合作和信任,充分挖掘和发挥节点企业的资源优势,协调企业之间的冲突,是当前供应链管理要面临重要任务。本文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对比研究国外的先进汽车供应链模式,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福特公司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高度协作业务外包模式。物流企业的运作与汽车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融为一体。信息共享和共同制定物流解决方案是企业实现高度互动协作的必要条件。日本汽车制造商,如丰田、本田等的精益制造能力,与本地供应商分享制造管理准则和技术,建立长期业务关系。对我国的汽车企业供应链管理实践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建立基于企业动态联盟的汽车供应链运作模式。企业动态联盟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把具有不同资源优势的企业组建成一个阶段性的联盟体,共同实现一定的目标的组织。它不仅是对单独的流程进行管理和优化,而且要致力于集成不同功能、组织单元。本文深入探讨这种企业动态联盟组织形式运转的必要条件,包括供应链联盟委员会的组织形式、主要任务设计,如战略目标管理、协调机制的设计、供应链绩效评价等。企业动态联盟的建立对供应链管理起到很好的协调控制作用,有利于供应链的整体绩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