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

来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b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是确保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措施,在乡村振兴的带动下,能够逐步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自从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提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就积极顺应和响应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并且进行全面和总体的部署,推出了一系列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政策,促进了农村产业向多元化和产业链方向发展,让农民从中能够获得更多收益。乡村振兴的实施,有助于持续推进农村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和农民经济收入增长。黑龙江省作为粮食产量连年居全国第一的农业大省,但未能成为农业强省,主要是因为农村产业在近年来发展过程中的水平相对较低,使得农业产品的附加值相对较低,这对农民经济收入的增长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在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及乡村振兴过程中,分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融合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可以明确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方向和路径,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帮助黑龙江省快速补齐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短板,通过乡村振兴,逐步实现农村产业现代化,帮助农产品提升自身的附加值。本文首先对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深入认识了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外延,以及融合机制等理论体系;其次,重点梳理了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现状,从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条件、农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状况,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明确了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实际情况;然后,将黑龙江省的农村产业融合水平作为研究对象,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从农村产业融合行为过程和融合效应两大层面构建相应的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进行测度与评价各级指标,由此得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农村产业融合为勉强融合水平。进一步运用灰色关联法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不同方面的分析,由此发现,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水平与融合行为相关性较大,与农业产业链延伸方面的相关性较强,与农牧业的投资和比重有较强的相关性,而且与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和要素条件方面的因素相关。最后,本文基于前期研究结论提出了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提升策略:一是优化农业产业链条;二是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三是大力扩展农业多功能助力农民多样性增收;四是完善农村产业融合体系。
其他文献
<正> 1989年12月19日由省石化厅、省技术监督局主持召开了汉中市第三化工厂年产1000吨乙炔炭黑生产线投产及采用国际标准验收鉴定会。乙炔炭黑是乙炔气在高温下进行裂解而制成的炭黑,主要用于干电池、无线电元件以及橡胶制品的行业中。该厂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乙炔炭黑生产线的建设工作。会
期刊
<正>班级生活,对于家长来说,知晓与不知晓都不会影响它的日常运转。但是,学生在校园里生活的模样往往是家长最感兴趣、也最关心的大事。在2019年光谷实验中学的“帮教育”年会上,校长马国新提出了打造“帮教育”的“明厨亮灶1号工程”——让教育看得见,并把“看得见的教育”定义为“帮教育”未来行动的指南和方向。
期刊
<正>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并纪念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界的一面旗帜江流教授诞辰一百周年,推动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建设,深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和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于7月23日联合举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纪念江流教授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
期刊
<正>亲爱的一年后的我:时光飞逝,15年光阴悄然而逝。从前的你总是毫无时间概念,整日无所事事,大把大把地挥霍光阴。自踏入初中以来,你改变了很多,开始反思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努力改正。如今的你,一定为班级做了不少贡献吧。此时,无论你考上哪所学校都无关紧要,只需做好自己便好。
期刊
西安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中具有显著的先天优势,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西安旅游文化品牌的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强化、激活西安旅游业市场竞争力和活力,建设西安旅游文化多元化品牌的新局面,打造西安旅游文化品牌的新形象。叙述西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具体分析西安旅游文化品牌建设的基本状况、旅游文化产品开发的问题以及旅游文化品牌设计的原则和开发
期刊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建筑机械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加重,因此迫切需要提高节能特性来降低建筑机械的能源消耗。基于此,本文从建筑节能的相关知识和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建筑机械节能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善建筑节能的相关措施,进一步提出建筑机械生产制造中的节能措施,希望能够提高建筑机械的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对当前建筑机械的高耗能现状起到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