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复发性髌骨脱位是指在第一次髌骨脱位后发生2次或2次以上的脱位,或髌骨不稳的症状在第一次脱位后持续超过三个月者。复发性髌骨脱位引起的相关并发症与其病程的长短呈正比,可导致滑膜肥厚、髌骨软骨损伤、髌股关节炎、骨软骨游离体形成等。患肢运动功能下降后,又可导致关节的周围肌肉萎缩。目前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方式包括远端重排手术、近端重排手术、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胫骨结节截骨内移、股骨滑车成形以及几种方式的联合手术。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手术目的在于矫正脱位和防止脱位复发,防止髌骨软骨进一步损伤,延缓髌股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关于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方式报道不一,主要是在韧带移植物的种类、移植物的紧张度、固定方式和固定位置的选择等方面存在不同意见。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髌骨侧的固定方式有4类,即骨道固定法、缝合锚定固定法、缝合固定法和螺钉固定法,本文就这4种固定方式的疗效、并发症及手术适应征进行比较,以分析各种髌骨侧固定方式的优缺点,指导手术医师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研究目的:通过对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髌骨侧4类固定方式固定效果及并发症进行Meta分析,分析各种固定方式的优缺点。研究方法:检索从数据库建库到2018年3月之间通过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所有文献,包括:随机对照研究和非随机对照研究文献。通过Meta分析对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韧带移植物髌骨侧不同固定方式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评价。疗效指标为术前Kuj ala评分、术后Kuj ala评分、手术Kuj ala评分改变。将所提取的资料录入MetaAnalyst 3.13软件,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纳入的44篇文献中,共包括1424位患者(1454膝)。其中,骨道固定组662位患者(673膝),缝合锚定固定组460位患者(471膝),缝合固定组285位患者(291膝),螺钉固定组17位患者(19膝)。有8篇文献设有对照组,其中4篇为随机对照试验。这4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价工具,剩余40篇文献采用MINORS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分析44篇文献中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韧带移植物髌骨侧的几种不同固定方法。这44项研究记录了 1454例膝关节术前及术后的Kuj ala评分。根据髌骨侧不同的固定方式,将其分为4组进行分析。由于干涉螺钉固定组仅有一项研究,所以在计算组内异质性时不将其纳入,仅在计算组间异质性时纳入该研究。其结果如下:I2=90.1%,P=0.00001;I2=98%,P=0.0001;I2=97%,P=0.00001;I2=93%,P=0.00001。Kuj ala评分改变通过组间方差齐次性检验,P=0.35。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中4种髌骨侧不同固定方式的Kuj ala分数改变之间有差异。其中,骨道固定组和缝合固定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1),其余组间无显著差异。缝合固定法的Kuj ala评分改变最明显。骨道固定组、缝合锚钉固定组、缝合固定组、干涉螺钉固定组并发症率分别为15%、3%、3%、5%。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膝关节僵硬,其次为疼痛,髌股关节不稳也较常见;髌骨骨折仅发生于骨道固定组;髌骨再脱位在骨道固定组多见,缝合锚钉固定组仅见于2膝。所有研究中,患者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重建术后均获得满意疗效,Kuj ala评分明显提高。研究结论:骨道固定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缝合固定法是MPFL重建术移植物在髌骨侧最佳的固定方法。MPFL重建术手术适应征的把握以及髌骨侧固定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性别、髌骨大小、依从性、运动量大小、经济情况以及本身的病变等诸多方面做出临床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