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构建社区DM患者“阴阳调护”方案;2.分析论证“阴阳调护”方案对社区DM患者生存质量、焦虑情绪、症状因子及生化检测指标的影响;3.初步探讨“阴阳调护”方案对社区DM患者合理应用护理资源、优化自我护理流程、提高生存质量、促进健康状况、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等的作用;4.探索“阴阳调护论”社区研究方法,为中医护理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奠定基础。[研究方法]1.回顾性研究:借助文献查询和张先庚教授8年中医护理学的研究成果,在以往“阴阳调护”方案设计、应用取得较好效果的研究基础上,根据糖尿病患者的特点和需求,针对性的设计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阴阳调护”方案。2.随机对照实验性研究:将成都市府南金沙社区和温江金马社区符合纳入标准的老人共计141例,随机将两社区分别设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0例,实验组71例,实验组脱落2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依照“阴阳调护”方案辨证施护。通过20周的“阴阳调护”方案干预,收集各类量表和各项生化检查等信息和资料,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患者生存质量、焦虑情况、症状因子、空腹血糖及血脂检查等类目进行分析评价并得出结论。[研究结果]1.构建文本通过文献查询中医护理理论的应用概况,并结合“阴阳理论”研究成果,研究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参考文献报告和预实验结果,针对制定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制定“阴阳调护”实施文本。2.社区试验研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入组时一般资料、生活方式、健康状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DM生存质量总分及生理、心理、社会关系、治疗等四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两组焦虑SAS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焦虑SCL-90因子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类项目中躯体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恐怖等6个因子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有下降趋势;两组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差异显著(P<0.05),高密度脂蛋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研究结论]1.实施“阴阳调护”方案可以提高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对并发症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延缓作用。2.实施“阴阳调护”方案有利于DM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提高心理健康程度。3.实施“阴阳调护”方案可以改善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躯体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恐怖等6因子的症状,但对抑郁、偏执、精神病性等3因子症状无明显改善作用。4.实施“阴阳调护”方案可明显降低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生活指标,并使高密度脂蛋白有明显增高,改善机体健康状况。5.“阴阳调护”方案的实施规范了我国糖尿病社区中西医结合护理的行为,从减少不必要的护理资源,针对性的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来减轻家庭负担和社会负担;同时增进了护患间沟通和协作,以促进我国社区卫生保健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