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联系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正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识真理,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推翻了旧制度,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依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的作用,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种种困境和挑战,如何摆脱这些困境、应对种种挑战,成为中国共产党须要积极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总结其基本经验,并结合新的时代条件,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四要素”理论,分析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在主体、客体、环体、介体等方面存在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共产党摆脱困境的路径选择。本文基本思路如下: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说明研究的理论工具和方法、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以及创新与不足。正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概述。本部分概述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全文的论述做好必要的理论准备。这一部分分为三个方面:其一,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进行界定;其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四要素”理论,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其三,介绍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依据和指导,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开展的,并在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第二部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回顾。在本部分中,笔者把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阶段分为新民主主义时期、建国至改革开放前的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三个时期,按照第一部分理论概述的相关逻辑顺序,分别对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梳理,为本文第三部分的论述奠定基础。第三部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在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回顾的基础上,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四要素”理论,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环体、介体四个方面总结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第四部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随着我国社会历史的变迁,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环体、介体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些变化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些变化则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本文主要针对这些不利的方面进行分析,探寻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不利影响。第五部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选择。在第四部分分析的基础上,本部分分别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环体、介体四个方面,提出摆脱困境的对策思路,期望有助于提高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