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言词证据真实性审查判断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ven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谈及刑事言词证据,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泛化的命题,涵盖的内容过大、过杂。但对我国的刑事错案进行观察与反思,会发现司法实践当中缺乏针对言词证据特点进行有区别的审查方法的构建,是造成错案发生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一些域外国家,刑讯逼供较少存在而错案与言词证据之间依然存在较大关联则说明,言词证据作为一种类化证据,其与错案是有着基于证据本质特征上的现实关联的。言词证据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每一宗刑事诉讼案件都会涉及言词证据及的采纳和采信,它的优点是生动形象,能够系统全面直接地证明案件事实,获取效率高,证据源不易灭失等。但言词证据的形成会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存在虚假或失真等不足,所以办案中对言词证据真实性的审查判断尤为重要。本文分为四个部分,通过分析言词证据的形成过程及结构机理并结合多学科交叉方法的运用,审查判断言词证据的真实性,以保证办案质量。第一部分通过对近些年有影响的20个刑事错案进行实证分析,明确了言词证据在认定案件事实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以法官认定案件事实来说,言词证据是法官形成内心确信的重要依据,如以犯罪嫌疑人有罪供述、被害人陈述认定案件事实或相互印证的言词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等。但由于言词证据本身所具有的不稳定性、偏向性等特性导致言词证据的真实性得不到保证,以此为依据认定的案件事实将会偏离真实性,导致刑事错案的发生。第二部分对言词证据的形成过程及结构机理进行分析,言词证据的形成过程主要分为感知、判断、记忆和表述四个阶段,言词证据的结构机理主要分为言说的事实、言说人、言说三部分,其中言说的事实是核心结构。在对形成过程和结构机理进行进一步分析后发现,言说人会因与案件的利害关系等因素故意做出虚假陈述或因记忆能力、言说环境等因素非故意地做出虚假陈述,从而造成言词证据真实性的缺失。第三部分针对言说人故意虚假陈述所导致的言词证据偏离客观事实的审查方法进行研究,并结合案例对如何具体适用进行了介绍。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提出了非言语行为的观察这一审查方法。一个人说谎会经历三个心理过程,情绪、认知和行为控制,在这些过程中都会伴随有言说人的非言语行为,仔细观察言说人的非言语行为,是识别其是否虚假陈述的有效方法。从逻辑学角度出发,提出了假言判定法、矛盾判定法这两种审查方法。假言判定法就是运用“有前件必有后件,无后件必无前件”的逻辑规则,判断言说人的事实陈述是否为真。矛盾判定法主要运用矛盾律指出言词证据里的逻辑矛盾,包括同一言说人的前后言词的矛盾和不同言说人的言词矛盾,从而判断言词证据是否具有真实性。第四部分针对言说人非故意虚假陈述所导致的言词证据真实性发生偏差的审查方法进行研究,并结合案例对如何具体适用进行了介绍。首先,言说人会因为年龄、知识储备等因素导致言词证据真实性不高,对此提出了言说人区别对待的审查方法,针对不同类别的言说人使用不同的审查方式、技巧,可有效保证言词证据的真实性。其次,提出语境分析法,对言词证据产生的具体时间、地点、对象及言说人的素养、职业等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判断言词证据的真实性。最后,提出错误记忆识别法的审查方法,有效识别言说人是否存在错误记忆,从而提高言词证据的真实性。
其他文献
将心理学与刑事诉讼法相结合,是目前法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分析刑事错案的形成,有利于发掘刑事错案背后的深层原因。司法人员处理案件信息的能力有限,容易导致司法活动中产生各种心理偏差。刑事错案形成的心理原因是在司法人员的主观心理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诱发的。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心理原因经过不断地积累并迁移,呈现出一种递进式的产生过程。在产生过程中,心理原因潜移默化地影响司法人员的行为,错
殷商王朝十分重视信息传播,已形成较为系统的信息传播网络,信息传播较为畅通,已经形成了一套信息上传下达制度,是殷商王朝政治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驿传制度的建立为臣属上传
通过斜面模型试验,探讨了土钉倾角对干、湿两种条件下粒状体斜面加固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钉沿最小主应力σ,方向插入的加固效果比沿垂直于斜面方向插入的加固效果更为有
该文研究了一种便于在实时系统中实现的可控整流电路故障诊断方法.论文将3只以内的晶闸管故障按整流波形的畸变规律分为11类,115种故障元.选择4个特殊"面积"表达式描述电压波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HI)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收治的213例脑挫裂伤患者,入院时均无或仅有较小颅内血肿,均首先采用保守治疗。治疗组10
根据电弧的基本控制方程,建立了喷口电弧二维磁流体动力学数学模型,其特点是强调了电弧、电流、电磁场三者的相互作用,消除了因忽略Lorentz力和电流密度径向分量引起的物理意义失真。应
林良是明代宫廷花鸟画画家,他以写意花鸟画见长,粗狂豪放的笔墨不失严谨有序的形似,尤其在文人画的影响下,以意态张扬的气势在院体画中别具一格,对明清两朝以及近现代的花鸟画产生深远的影响。林良所处的明代前中期不仅是院体花鸟画突破藩篱的涌动时期,也是写意花鸟画总体发展的迸发时期。他的写意手法是在承接唐、五代、两宋的画院遗风的基础上,结合明初画坛不同的风格加以融会贯通,在继承中创新发展,最终形成富有文人气息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调动学校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从开发校本课程的原则、意义及校本课程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