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互联网媒体兴起,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思想行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其中,网络中越来越多的负面新闻及源源不断流入的西方思想习俗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政府与社会,官员与百姓之间的信任危机;除此之外,中国近十年来高速发展的经济也使得人们的目光几乎聚焦在了金钱和利益之上而一度忽视了道德底线,社会信任危机也随之触发。面对巨幅的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以及随之传播的西方文化,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逐渐浮上台面,传统价值观在民众心中是否仍根深蒂固这一问题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日益凸显。因此,本文主要运用2015年“中国城乡社会治理调查”数据对民众的传统价值观认同进行整体的分析讨论,并将调研对象进行代际划分并结合2008年以及2011年的数据来探讨传统价值观的代际差异,最后再进一步分析网络媒体使用对传统价值观认同的影响及这一影响是否存在年龄差异。本文主要分六章进行阐述,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二章主要对相关文献进行简要梳理,明确价值观以及传统价值观的内涵定义,传统价值的测量维度及测量方法等;第三章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基本框架及研究假设;第四章运用STATA软件建立logit回归模型;第五章得出研究结论并针对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有以下发现:第一,传统价值观的四个维度中,中国民众对集体主义仍然保持较高的认同感,对权威观念的认同有了一定程度的松动,在对他人相处这一维度的测量问题中,与学者们在文献里所强调的中国文化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所吻合,整体比例较高,对传统社会中世俗观念的态度则呈现出显著的下降;第二,总体来说,民众对传统价值观四个维度的认同都呈现出了代际递减趋势;第三,网络媒体的使用,无论从使用频率,使用偏好还是网络参与方面都对传统价值观中的四个维度基本呈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随着年龄的减小影响逐渐增大,即越年轻的群体越容易受到网络媒体的影响而降低其对传统价值观各方面的认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