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自1958年开展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没有按照科学系统的工程基建程序,过于追求数量和速度,忽视了工程的质量、工程的配套,因而使得农田水利工程难以发挥其效益,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了扭转“大跃进”以来对国民经济的严重破坏,1960年底,中央出台并制订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其中包括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调整。1962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国水利会议召开,对“大跃进”以来农田水利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并对以后的农田水利工作进行了详细的部署,指出今后农田水利建设的方针是:“巩固提高,加强管理,积极配套,重点兴建,并为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全国水利会议之后,中央和各省市区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压缩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规模、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维护与养护、努力解决农田水利工程的排、灌、蓄,并对一些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必要的配套与关停并转。经过几年的努力,农田水利建设的调整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受到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总结这一时期农田水利建设调整的经验与教训,对于当今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