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o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城市企业改革的深化发展,贫困大学生群体在各类高校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还有所增加。近些年来,随着高校不断的扩招,贫困大学生日益增多,许多研究表明,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政府、社会、家长、学校普遍关注的社会性问题,其关系到学生自身健康的成长,关系到当前高校的发展与稳定,同样关系到整个国家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对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从而探寻到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前对于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存在对象的相对单一(单一的年级和院校)的不足,而本研究采取分层抽样法,选取南京市医药、理工类两所院校,即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两所大学的1-4年级共计1285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共1173份,其中贫困生342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9.2%,非贫困生有831人,占调查总人数的70.8%。比较全面的调查了贫困生和非贫困生的心理状况水平。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收集数据,应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进行调查,并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1)按照SCL-90总分大于70分的评分标准来进行分析,南京市两所高校的非贫困生的疑似患病率为29.1%,而贫困生的疑似患病率更是高达41.3%,表明南京高校大学生总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状况不乐观,尤其是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2)南京高校贫困生患病情况在十个因子上,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敌对、焦虑等症状最为突出。(3)南京市高校贫困大学生SCL-90因子分与非贫困大学生比较,结果显示高校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除了在偏执因子上差异不显著外,在其他各因子上的差异均显著,说明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贫困生心理问题明显多于非贫困生。(4)通过对南京两所高校不同性别贫困大学生SCL-90因子分T-检验,结果表明在贫困大学生中男生的心理问题多于女生,尤其是在强迫因子上有显著差异。(5)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医药类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理工类大学贫困生。(6)在受调查的文理贫困大学生中,我们可以看出理科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文科贫困大学生。   通过对南京市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研究,客观、全面的了解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他们心理健康维护及进行有效干预提供了依据和新思路,为树立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和谐以及构建和谐校园和社会提供建设性意见。
其他文献
中国男篮在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下竞技水平日益提升,在近几年世界大赛上,中国男篮的精彩表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内线队员的势力得到了的增强,提升了中国男篮的整体
学位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阶段,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时代的到来,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应用本科教育顺势而生。面对快速发展的势头,面对区域
SNARC(spatial-numerical association of response codes effect)效应作为数字加工机制领域中的重要效应,一直是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对数字加工的研究已经从单
社会生活史首次进入中学历史课程,其内容选择和组织方式问题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以板块或模块为架构,以主题或专题为单位,以通史和专题为体例是社会生活史内容的主要组
随着网络技术和上网媒介工具的增多,特别是手机网络的开通,网络凭借其及时性、广泛性、开放性等特点迅速渗入到高职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成为高职生必不可缺的依赖工具。它也不
传统体育养生作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三大研究方向之一,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一个前沿学术领域。传统体育养生的课程设置是关系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它对促进我国
学位
朱兰1曾说,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对于社会中的各个组织而言,质量都已成为影响其发展的举足轻重的因素。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质量成为了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障碍,频频以
课例研究发端于日本,它是一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它也被视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和载体而备受关注。   本研究探讨课例研究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
“复仇”一直是中国从古至今的文学作品中经久不衰的永恒主题。《史记》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史籍之一,其中也记述了形形色色的复仇故事。本文通过对《史记》中复仇故事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