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抗与竞争中探寻民主真谛——论尚塔尔·墨菲的竞争多元民主方案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mbooa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集中展现了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家尚塔尔·墨菲的民主观,即:竞争多元民主方案。墨菲心目中的民主社会是一个充满着权力关系、竞争和对抗的共同体,认为冲突最终有可能获得解决的信念是危险的。竞争多元民主包含着一个悖论:它的实现之时正是其解体之日。这样的民主始终是“将来时”的民主。   上世纪80、90年代的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一度使左翼政治理论与实践陷入低迷与危机之中,重新思考、规划并挽救左翼政治已成为当务之急。作为后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之一,墨菲反思批判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论、阶级还原论等本质主义观点,结合当今政治领域社会关系复杂化、被压制群体斗争形势多样化、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和极右派民粹主义把持政坛等现实问题,提出了“竞争多元民主”的激进民主方案。这一方案认同了自由民主社会的价值并对其进行更彻底、更全面的表述,即“激进化”。墨菲认为,在自由民主社会中,“所有人都是自由且平等的”这一原则是当今政治领域中最为激进的原则,然而实际上这个原则并没有得到充分实现。因此,墨菲通过与自由主义核心概念进行对话,批判自由主义主流观念的“商议式民主”试图达成“理性和解”的不可能性,重新界定“政治”与“左派”的定义、强调“对抗”在政治生活中的不可根除性、揭示自由主义与民主之间的张力,并在此基础上阐述“竞争式多元民主”的理念。   墨菲并没有拒斥马克思主义,其思想依然沿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社会现实问题的敏锐洞察为根据,遵循着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追求,只是社会主义并不必要完全拒绝自由民主传统。   然而墨菲的民主观依然存在着诸多困境,如关于竞争多元民主是否曲解了自由主义商议民主制的内涵、关于“敌人”与“对手”的界限等问题都存在着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墨菲的竞争多元民主在左翼政治危机中挽救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一些方面,弘扬了马克思的激进批判精神,捍卫了社会主义与民主的价值,继承了马克思的解放事业。
其他文献
学位
海上之盟是12世纪上半叶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影响了东亚政治格局的演变。但目前关于海上之盟的研究,还主要集中于海上之盟的经过、内容、评价等方面,对海上之盟与当时东亚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