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程经验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peng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教育理论中,课程即知识、课程即学科、课程即经验等定义比比皆是,但经验与课程始终是一组相互影响的因素。可以说,课程经验的理论研究是由杜威通过分析儿童经验时奠定的基础。然而,经验的不确定性和课程的多变性使得“课程经验”概念一直处于混沌状态,很难将其与具体对象联系。本文力图在“课程经验”概念界定基础上,分析小学生课程经验的现状,呈现教师教学和学校课程关于课程经验的问题。本文梳理了课程历史发展的转向,分析经验课程发展关键人物的思想,描述国内外学者关于“课程经验”观点,着重以课程知识、情感体验和反思能力作为课程经验的内部构成因素并探究“课程经验”概念。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和文本研究法,基于对课程理论家著作和论文的梳理分析以及小学生具体的心理和能力因素,将“课程经验”概念细化为三个阶段:课程知识、情感体验和反思能力。借鉴派纳关于自传文本的研究方法,通过语文学科写作课程的学生日记和叙事作文为材料,分析二至六年级小学生“课程经验”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提供建议。总体来说,尽管本研究将“课程经验”概念细化为三个阶段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但理论对于研究小学生实践方面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通过对语文课程学生日记和叙事作文分析,本研究发现小学生“课程经验”起始点为“兴趣”,并在学生内部以情感体验的验证上升为反思能力的提升。通过学生案例,笔者发现学生的反思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强,情感体验则是穿插在生活的各个角落,而纯事件对于小学生课程经验则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因此,笔者希望家长注重学生对生活经验的记录,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生活体验,学校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积累,多维度、多视角的分析对于学生课程经验的研究具有充足的研究意义。
其他文献
学生会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最重要的学生自治组织,被认为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平台。学生会干部则是该组织的核心力量,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生力军,起着高校辅导员和其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边贸区位优势不断凸显,带动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对相关技术性人才的大量需求,为新疆职业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为具有边贸特色的专业建设和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使得教师发展得到了重视,2010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全面实施,更是将教师发展推向了高潮,教师发展共同体也应运而生。然而,延续多年的应试教育赋予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