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切实提高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2017年1月,安徽省政府印发了《一流学科专业与高水平大学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安徽省体育学科如果应对机遇与挑战,培养单位如何在确保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情况下,不断深化改革,促进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是当下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安徽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为研究对象,以安徽工程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的研究生以及指导教师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比较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过程、科研、就业等现状进行深入调研,以期全面掌握安徽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探讨培养中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为安徽建设体育一流学科提供决策参考。 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安徽省体育学硕士培养单位数量相比于发达省份而言数量偏少,学科学位点建设起步较晚;第二,安徽省体育学硕士招生现状总体良好,但在招生复试内容中仍存在有待改善部分,如:“缺乏对不同研究方向考生的针对性考核、在复试中尚未涉及对于学生专项实践能力的考核”;第三,安徽省各培养单位对不同方向体育学硕士皆制定了较为清晰培养目标,在导师指导方式创新以及不同生源针对性课程设置上值得引起相关培养单位思考;第四,安徽省体育学硕士整体就业满意度较高,研究生获取就业信息途径多样化,但在就业岗位与所学知识适应度、专业对口情况中都存在有待改善部分。 主要建议:培养单位应对招生复试积极进行创新改革,严把“入口关”;培养单位一方面应积极丰富创新导师指导方式,此外在课程设置中应重视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以及跨学科知识学习,抓好的“培养关”。培养单位一方面应为毕业生搭建高效优质的就业平台,另一方面应鼓励毕业生“走出去”,培养研究生自主创业意识,鼓励研究生自主创业,畅通“出口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