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方针。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研究中国生态问题,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对生态问题的概念界定和内涵特征描述的基础之上,对中国生态问题的现状加以介绍,用事实和数据对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并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找出生态危机的根源所在——现代工业文明与自然的矛盾冲突,历史总在矛盾中辩证发展,现代工业文明的确带来了社会进步,但同时,随着社会的历史条件变化,也表现出了它的缺陷;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使我国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日益突出;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和消费观也对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灾难。在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视角下,本文提出了我国生态问题的解决方案:改变消费观,实现从经济人到生态人的转变;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实现科学发展;保持供需平衡,实现自等价性的科学发展;改善人和自然的关系,消除工业文明的异化,最终实现生态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