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研究不同硅铝比的聚硅氯化铝三十絮凝剂的Al形态分布以及混凝效果。通过制备一系列含有不同Al形态的聚硅氯化铝三十(PASC30),比较不同制备方法以及不同硅铝比对于混凝效果的影响。采用 Al-Ferron逐合比色法,研究各混凝剂中 Al形态分布;通过混凝试验,确定混凝过程中的优势Al形态。在不同硅铝比下,分别研究了以Alb、Alc为优势组分的两类絮凝剂在处理高岭土腐殖酸体系、高岭土体系模拟废水的混凝效果,为制备高效的混凝剂提供相关的理论参考。主要结果如下: 1.随着混凝剂投加量的增加,PAC、PAC30、AlCl3的出水pH不断减小,PAC、PAC30的出水pH始终要高于AlCl3;Zeta电位不断增大,UV254值随之减小。由此可以确定PAC和PAC30具有比AlCl3更好的混凝效果。由Al-Ferron逐合比色法确定其主要Al形态分别为Alb和Alc。 2.通过制备一系列不同硅铝比(x=0.02、0.04、0.08、0.16)的混凝剂PASCb以及PASCc混凝剂,结合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分析各混凝剂的Al形态分布。结果表明,硅铝比对于混凝剂中Al形态分布的影响不大。 3.通过不同方法制备混凝剂PASCb系列(共聚法、复合法)以及 PASCc混凝剂系列(复共法、复合法、共聚法),分析各混凝剂中Al形态分布。结果表明复合法制备的混凝剂PASCb中Alb的含量始终高于共聚法制备的混凝剂;但总的来说,无论是PASCb混凝剂还是PASCc混凝剂,制备工艺的不同对混凝剂的Al主要形态影响较小。 4.在混凝剂 PASCb对高岭土—腐殖酸模拟废水体系的混凝实验中,在投加量范围内,提高硅铝比有利于浊度的去除、UV410的去除,但不利于UV254的去除。在投加量超过0.6 mmol/L时,复合法制备的混凝剂PASCb对浊度去除、UV410去除的效果比较好,但共聚法制备的混凝剂对UV410有更好的去除效果。 5.在混凝剂 PASCc对高岭土—腐殖酸模拟废水体系的混凝实验中,投加量超过0.25 mmol/L,总体来说,高硅铝比更有利于浊度、UV254、UV410等的去除;同时不同制备方法对浊度的去除以及 UV254的去除率的顺序为:PASCc(复共法)>PASCc(共共法)>PASCc(复合法);采用复共法制备的混凝剂对 UV410的去除效果更好,另外两种相似。 6.在对高岭土模拟废水体系中,硅铝比对于混凝剂PASCc的浊度去除率没有明显的影响,对于混凝剂PASCb而言,低投加量时,高硅铝比有利于浊度的去除,而高投加量时则相反;对于混凝剂PASCb而言,采用共聚法制备的混凝剂对浊度的去除有更好的效果,对于混凝剂PASCc而言,采用复合法和共共法制备的混凝剂对浊度的去除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