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屈光矫正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bixian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单纯屈光矫正后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国内最新弱视诊断标准,收集首次在我院门诊确诊为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58例(116只眼),年龄在4-15岁(平均年龄6.2±2.13岁),8岁以上9例,8岁以下49例。其中中度远视19例38只眼(平均等效球镜+3.45±0.93),高度远视17例34只眼(平均等效球镜+7.4±1.18),远视散光18例36只眼(平均等效球镜+2.22±1.32),混合散光4例8只眼(平均等效球镜+0.22±0.45)。在排除双眼屈光参差,斜视或形觉剥夺等其它可能导致弱视的影响因素后,所有患者用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点双眼,睫状肌麻痹后验光,配镜原则是根据患者年龄并结合患者眼位(隐斜)给予全矫或保留生理性的远视度数,散光足矫。然后进行追踪随访并记录患者戴镜后三个月、六个月及一年时的视力。所有结果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屈光矫正三个月时视力达到同龄儿童视力参考值下限的有57只眼(49.1%),六个月时有84只眼(72.4%),一年时有102只眼(87.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81,P=0.000)。随访一年视力平均提高3.59±2.04行,其中视力提高≧2行的弱视眼占90.5%(105只眼)。100%(38只眼)中度远视患者、82.4%(28只眼)高度远视患者、83.3%(30只眼)远视散光患者及75.0%(6只眼)混合散光患者达到同龄儿童视力参考值下限。50%(9只眼)8岁以上患者视力达1.0。结论:多数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通过单纯屈光矫正治疗即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准确的验光和正确的屈光矫正方法是提高这类弱视患者视力的关键。
其他文献
以Solow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重点分析融资结构对于经济增长和经济收敛速度的影响。将人力资本因素、制度因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加入到模型当中,将物质资本投入划分为直接融
钢管混凝土柱具有高强、高塑、高耐久、并且经济实用等优点,因而在拱桥、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而自密实钢管混凝土最为自密实混凝土与钢管的完美组合,具有优
铅是一种有毒有害元素,随着环保化的发展趋势,产品无铅化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以无毒低熔点金元素铋作为软质相、石墨作为辅助固体润滑剂,利用石墨的减摩特性与铋的抗粘着特性的协
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多年,新课程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也日益深入人心,要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学案制教学模式即是
办园特色形成的过程,是幼儿园在一定办园思想的指引下,实施整体改革的优化过程,也是一个由潜在优势向显性优势转化的过程。影响特色园形成的因素包括办园理念、办园文化、发展机
随着箱形梁桥向长悬臂板、大肋间距的简洁型单箱单室截面方向发展,其剪力滞效应日益受到人们关注。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致力于箱梁剪力滞效应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仍有
电能是现代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能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电力电子装置的广泛应用,电能质量问题也随之出现。一方面,谐波污染随着非线性负载的数量
铣削加工过程由于具有断续性,会周期性地激发振动,在加工表面留下波纹,产生变化的切屑厚度,导致再生颤振。尤其当工件的刚度较低时,颤振更容易发生。对铣削加工过程稳定性进行研究
机器人运动控制是指借助实时反馈的传感器感知的环境及自身状态信息,控制机器人跟踪期望轨迹或者到达指定的目标位姿。近年来,随着轮式移动机器人在安防监控、危险场所巡检、外
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因其使用广泛而受到较多关注,在凝固过程中由于存在高温包晶反应以及固态相变过程等的共同作用,其凝固组织为复杂的奥氏体与残留δ铁素体的混合组织。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