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以沈从文的创伤体验为研究的出发点,从文艺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对沈从文的小说进行重新阐释。创伤原属于医学术语的范畴,当创伤走出医学意义的桎梏时,它就成为了思考暴力、体验伤害和反思文化伦理的工具,从而具有了文化学的意义。体验是文艺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体验的艺术特性、美学功能影响着作家的创作风格和审美倾向。从创伤体验的角度研究沈从文的小说创作,既是对其小说本体的内部研究,又是对沈从文的身世、经历等的外部研究。导论,主要介绍:在梳理中西方文学理论对体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区分体验与经验意义内涵的不同,侧重于对体验、创伤概念范畴的界定。从历史学的角度,依据沈从文独特而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总结文化创伤、都市创伤和死亡创伤与沈从文创作之间的关系。第一章,文化创伤,边城中的记忆。主要介绍:一、湘西民族文化创伤的影响。沈从文的血管中流淌着汉族、苗族和土家族的混合血液。他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背景作为一种内在的文化创伤体验影响着其小说创作。沈从文的湘西小说叙事以文化创伤——民族祛魅——湘西叙事三位一体。二、时代文化与创伤写作。时代环境是影响作家创作的外部动力,家道中落是中国社会现代性重组的结果,与社会时代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节主要侧重家世、家道中落对沈从文小说创作的影响。第二章,都市创伤,苦闷与焦虑并存。主要介绍:一、苦闷的生存状态。沈从文早期的都市叙事大多以自叙传的形式,对小说主人公贫穷的生活状态、难以自制的性压抑进行描述。二、都市身份的艰难认同。纵观沈从文的前半生,其经历了少爷——军人——作家的身份嬗变过程。沈从文异质的都市身份是其身份焦虑的根源,身份焦虑对其小说创作内容和风格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三章,死亡创伤,美丽总是愁人的。主要介绍:一、童年经验与死亡叙事。受童年死亡经验的影响,沈从文对死亡的书写呈现客观性,其作品多以死亡意识为悲剧底色,糅合进牧歌情调,使其小说呈现哀而不伤的美学风格。二、死亡意识影响下的文学创作。在沈从文的审美世界中,爱、美、死亡是相互交映的,对死亡意识的书写是沈从文思考生命的另一种文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