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消化内科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住院的肠易激综合征(简称IBS)患者180例,总结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探讨肠病二号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 方法:在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住院病例中选择确诊为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180例,应用肠病二号汤治疗,其中湿郁肠腑型104例,湿热蕴肠型38例,脾胃虚弱型24例,肝气乘脾型14例,全部的患者均予调节肠道菌群、调节肠道动力、止泻抑或通便等必要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药肠病二号汤治疗。IBS的患者住院期间每天口服中药50ml,早晚各1次,14天为1个疗程。 结果:在180例IBS病例中,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30~39岁多发,按中医证型分,湿郁肠腑型IBS104例,占57.8%,湿热蕴肠38例,占21.1%,脾胃虚弱24例,占13.3%,肝气乘脾14例,占7.8%。予肠病二号汤治疗后,湿郁肠腑型痊愈47例(占45.1%),显效28例(占26.9%),有效24例(占23.1%),无效5例(占4.9%),总有效率为95.1%,湿热蕴肠型痊愈19例(占50.0%),显效8例(占21.1%),有效7例(占18.4%),无效4例(占10.5%),总有效率为89.5%,脾胃虚弱型痊愈8例(占33.3%),显效6例(占25.0%),有效4例(占16.7%),无效6例(占25.0%),总有效率为75.0%,肝气乘脾型痊愈3例(占21.4%),显效4例(占28.6%),有效3例(占21.4%),无效4例(占28.6%),总有效率为73.4%.。全部患者无死亡病例,未见明显副作用。 结论:IBS的预后较好,采用肠病二号汤治疗湿郁肠腑型和湿热蕴肠型IBS治疗有效,并且无明显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