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口区有着丰富的物产资源,也是当地居民生活及生产用水的水源地。目前,河口区出现的盐水上溯现象,对社会产生了较为恶劣的影响。近几年来,我国几大河口的盐水上溯问题有所加剧。因此,研究盐水上溯的相关问题十分必要且有意义。盐水上溯的影响因素众多,本文利用Delft3D软件建立三维水道模型进行数值试验,通过概化河道,弱化其它影响因素,在径流一定的条件下,专门研究潮汐对盐水上溯距离的影响。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利用Dyer及Prandle的盐水上溯距离公式对数值模型进行了合理性分析。(2)研究了主要分潮对盐水运动的影响。发现不同的分潮条件下,盐水的运动规律不同,存在盐水上溯距离在大潮期较大而小潮期较小,以及在小潮期较大而大潮期较小的两种现象。(3)研究了盐水上溯的两种不同现象与分潮类型以及分潮潮差之间的关系。发现无论是半日潮还是全日潮,随着分潮潮差的变化,均可表现出上溯距离大潮期大于小潮期以及上溯距离小潮期大于大潮期的现象。分析表明,相对于分潮类型,潮差与这两种现象之间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4)基于正弦波潮,研究了潮差对盐水上溯的影响。发现在实验条件下:(1)无潮时,盐水上溯距离最远;(2)存在临界潮差使盐水上溯距离最小,当潮差小于该临界潮差时,上溯距离随潮差增大而减小,当潮差大于该临界潮差时,上溯距离随潮差增大而增大;(3)该临界潮差同时也是盐水混合类型的分界点,潮差大于临界潮差时,盐水表现为强混合型。分析认为,密度差是无潮时盐水上溯的主要动力;潮差较小时,盐水的输运方式主要是重力环流作用;潮差较大时,盐水的输运方式主要是对流、扩散作用。(5)对于有大小潮半月周期变化的潮汐,通过临界潮差建立了判断该潮汐条件下盐水上溯现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