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XML Web Service的网络教育模型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on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市场上的竞争将更加表现在人才的竞争上。科技发展以教育为本,如何能使我们今天的教育体系满足时代的需求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Internet技术的迅猛发展,在许多行业、单位、机构或部门内部都逐步实现了业务、信息的计算机化管理。同时,依赖于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网络教育以其开放性、灵活性、普及性、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为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意地点(Anyone,Anytime,Anywhere-3A)提供了参与受教育的机会,并正在成为当代教育的有效辅助手段,逐渐走向成熟。 网络教育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网络建设是基础,资源建设是核心,教学应用是目的,教育管理是保障。当前各高校的基础已经基本具备,重点应放在教学资源的建设上,资源建设要加大投入、加快速度、超前发展。但是,由于各个部门或机构的业务和功能归属不同,都是根据自身的需要,构建了许多相互隔离的信息服务和管理系统,甚至在一个单位内部各部门所采用的网络运行环境也是由不同平台组成,而不是固守任何一个平台。每个部门或单位就是一个数据源,每个数据源都是异构的,因而他们之间的信息和组织都不一样,这就构成了一个巨大而复杂的异构数据库环境。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各站点间平台异构、信息孤立、标准不统一等原因,实际上形成了信息资源孤岛,各自有着不同的处理对象、操作方法和专用客户端,在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着数据交流和部门协同的问题,而教育资源的重复开发,更是造成了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极大浪费,这正是违背了计算机网络最大优点和研制初衷—资源共享。因此,以互联网为中心、跨平台异构、松散耦合的网络资源共享体系结构成为网络技术研究的主流方向,而以XML为基础的Web Service成为此类技术研究方向中的热点。 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 对网络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网络教育资源孤立和异构平台之间的互操作是其存在的主要缺陷和不足。 (2) 介绍XML和Web Service的基本技术和框架标准,主要包括:可扩展的XML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的标记语言)、传递消息的SOAP协议(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描述Web服务的WSDL语言(Web Service Description Language—Web Service描述语言),以及用于注册和发布用的UDDI协议(Universal Description 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通用描述、发现和集成协议)等,提出把XML和Web Service技术与网络教育相结合的思想,并通过分析该思想的可行性,将基于XML的Web Service的技术框架引入到网络教育系统中,建立基于XML和Web Service的网络教育系统框架,实现现有网络教育基础上的跨平台、异构网络教育服务集成和教育资源共享。基于XML Web Service的网络教育模型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3)结合网络教育领域和Web Service的技术框架标准,本文在UDDI的基础上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进:设计并实现了适合教育服务的注册中心EUDDI(Education UDDI),组建并实现了EUDDI信息模型,具有网络教育机构实体信息、教育服务内容信息等,并且设立了反映网络教育机构权威性的权威指数模型,较好地反映了教育机构的权威性和科研地位。该注册中心适合网路教育服务的注册和发布,结构简单,并能和通用 UDDI集成。 (4)田于XML和web Service的跨平台异构通用性,为现有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服务集成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条件,为此,本文研究了XML应用在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上的四层实现框架和Web Service应用在网络教育服务上的集成模式,并在目前流行的两大平台.NET和JZEE上做了集成研究;结合DOM(Document Object Model,文档对象模型)规范,对网络课件数据标准化的XML Schema结构进行了探讨。 (5)最后,我们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采用XML和Web Service技术对现有网络教育系统的集成问题和教育资源共享做了实现,并利用SOAP Header条目集对新的网络教育系统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做了初步解决。
其他文献
虚拟企业是21世纪的新型企业管理和运营模式,虚拟企业具有组织构成的动态性、物理范围的分布性、结构的可重构性、市场机会的快速应变性等特点。 随着人工智能以及Agent技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危机管理研究的领域和范围越来越广,已经成为当今一个热点问题。易损性分析是随着危机管理研究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危机管理与易损性之间紧密联系,犹如
本文分为5个部分进行论证。  首先,在绪论(第1章)中,明确提出了构建“区域物流产业的空间分布模式研究”的体系性理论框架的必要性。确立了本文论证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政
本文介绍了地域文化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的相关内容,分析、总结了在此方面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借鉴了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找出我国在此方面研究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应用文化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将越来越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将不断发展且体制必将日益完善,企业面临的环境将
该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出发,运用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共分六章进行了阐述.第一章与最后一章分别是论文的引言与结束语部分,中间的四章构成了论文的主体:首先论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