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产计划是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生产计划明确规定该计划期间内企业各部门的生产任务与生产指标,使各部门的生产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生产计划工作主要包括:企业生产能力水平的确定,生产指标的确定以及全年生产任务的合理安排。企业的生产能力水平是制定生产计划的关键约束条件之一。固定资产的生产能力是工业企业的重要生产能力之一。因此,工厂的目标应该是最大化固定资产的收益,换言之就是使设备尽可能地高效。一般,每一个生产设备都有自己的最大理论产能,要实现这一产能必须保证没有任何干扰和质量损耗。但是,实际生产中是不可能达到这一要求的,由于许许多多的因素,车间设备存在着大量的失效,例如设备的故障,在更换产品时的调整,备品备件的更换以及设备的完全更新等。生产设备失效以后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不能按计划完成生产任务,同时还要安排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进行生产设备的维护和维修。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对于设备维护管理采取的是事后维修与计划维护相结合的方式。但是,事后维修这种维护方式属于被动形式,对于设备故障率的降低并无有效的影响。而由于计划准确性的影响,计划维护方式产生维修过剩或维修不足的可能性很大。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设备综合效率,基于设备运行状态的预测性设备维护模式是设备维护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本文是对某著名外企芯片封装工厂里的一个关键站点Ball Attach里的八台工作机器进行失效分析及对策研究。这八台设备经常出现各种失效,例如短暂停机、设备调整、工程测试、无操作工或无加工料闲置,等等。对于这些故障的维修,以往都是凭经验来制定设备维护计划,辅以事后维修的方式。这给生产计划的制定和完成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作者运用SPSS软件,对收集来的这八台机器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停机时间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找出了造成失效时间较多的几个主要因素。接着,分别对每台机器的这几个主要因素失效时间进行分析,找出每台机器的大概故障周期,预测失效将要发生的时间。在这些失效分析的基础上,对生产设备进行预测性维护管理,并调整生产计划。本研究旨在为半导体行业类似芯片封装工厂的生产管理人员提供一种通过对生产设备的状态监控信息的分析、预测来调整生产计划、制定预测性设备维护计划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