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类易污染产品,这类产品是生活中的普通商品(比如塑料包装袋、纸制品),但因为某些性质而导致其在生产,使用,以及使用后的处置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比如塑料难以降解,造成土壤污染);与这类产品相对应的,是另一种可以满足相同或近似需求,但却更加环保的绿色产品(比如可降解塑料袋),本文将这类绿色产品定义为绿色替代品。通常,政府和企业总是希望消费者能使用绿色替代品取代易污染产品。政府和企业在努力实现这一愿景的同时,忽略了一个问题,消费者使用易污染产品的习惯与使用绿色替代品的习惯是否一致?本文认为,易污染产品的高环境风险增加了消费者预期的罪恶感,从而导致消费者使用易污染产品的意愿降低,最终表现为对于易污染产品使用频率的下降;相反地,绿色替代品的低环境风险,降低了消费者的预期罪恶感,从而导致消费者使用绿色替代品的意愿较高,最终表现为使用绿色替代品的频率增加。本文采用实验的方法证明这一观点。实验一中,使用普通塑料袋(易污染产品)和可降解塑料袋(绿色替代品)作为实验材料;实验二中,使用普通纸巾(易污染产品)和再生纸巾(绿色替代品)作为实验材料。在两个实验中,本文还测量了消费者的绿色价值观,调节分析表明,上述消费模式只在高绿色价值观消费者中表现出显著,而在低绿色价值观消费者中表现不显著。在实验三中,我们选择了一个餐厅,使用普通纸巾(易污染产品)和再生纸巾(绿色替代品)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一个田野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际消费的背景下,消费者对于绿色替代品的使用量比易污染产品的使用量要高。实验三证实了,消费者对于绿色替代品的使用量高于对易污染产品的使用量,从而造成潜在的浪费。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揭示了某些绿色产品与其相对应普通产品在使用习惯上的不同。具体地,消费者对于绿色替代品的使用意愿高于易污染产品,这在实际中表现为,对绿色替代品的使用高于对易污染产品的使用。此外,本文还发现,对于环保倾向高的消费者(高绿色价值观),这一使用差异更加显著,对于环保倾向低的消费者(低绿色价值观),这一使用差异不显著。实践意义在于,本文揭示了政府和企业希望通过绿色产品替代高环境风险产品的效果可能不如预期,并进一步证明了,是使用意愿改变导致了实际的使用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