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叙述语篇参与者标识手段对比研究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onggo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与者是体现概念功能的及物性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界定为引入语篇并给予语言标识的现实世界中的经验实体。随着语篇的发展和及物性过程的推进,参与者必然被再次或多次提及,由此产生了由首次提及和随后提及参与者标识手段表达式组成的参与者标识链。本文从语篇视角出发,对英汉参与者标识手段进行实证性对比研究。我们对比的是英、汉语对同一个参与者首次和随后提及时所使用的语法标识手段的异同。我们将参与者框定为及物性过程所涉及的参与者。为了阐明参与者标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我们提出了四个概念:参与者指称特征,参与者指称特征标识层位,参与者标识手段,参与者标识手段表达式。参与者的语法特征和语篇特征之和(参与者指称特征)构成了参与者标识的内容。参与者标识的形式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用于描写参与者指称特征的标识层位,用于标识参与者指称特征的语法手段,以及用于传递参与者指称特征的语言表达式。我们以Martin的英语参与者标识体系为框架,经过一定的补充和修正,确立了16个首次提及参与者标识手段、8个相关性首次提及参与者标识手段和18个再次提及参与者标识手段。基于叙述语篇翻译对等语料的英汉参与者标识手段对应率统计结果显示:1)97%的专有名词、代词、名词词组在英汉语际转换时没有发生语法手段类别上的改变;2)不对应主要表现为“英有汉无”、“英有汉省”、“英此汉彼”三种情形。我们认为导致不对应情形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语法层面的差异,另一个是语篇层面的差异——英汉参与者再次或多次提及语法标识手段的选择因循了不同的制约原则。基于叙述语篇英汉/汉英翻译对等语料的参与者标识链因循原则对比分析显示:英语参与者标识链明显受到“再次提及代词原则”、“再次提及名词原则”和“复用名词原则”的制约,遵循“焦点参与者原则”的例子极少(自叙者“we”、“I”不计)。一定比例的汉语参与者标识链因循了以上原则,但这些原则对汉语再次或多次提及语法标识手段选择的制约力均不显著。我们在语料考察中还发现,汉语会通篇连续使用名词来落实参与者的随后提及,我们将这一制约原则称为“名词指称原则”。值得注意的是,受到“再次提及代词原则”和“复用名词原则”的交替制约,英语参与者标识链不能因循“名词指称原则”,也极少因循“焦点参与者原则”。我们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名词指称原则”和“焦点参与者原则”是汉语参与者标识链的个性制约原则。
其他文献
气动弹性系统颤振是航空航天、风力发电、土木结构等工程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非线性气动弹性系统的分叉、复杂响应等是该领域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现代非线性动力学
作为乡村文化遗产的聚落景观极具地域特色,它不仅是乡村旅游的灵魂,而且是丰富全域旅游内容的重要支撑。以苏州市辛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剖析其在乡村发展过程中聚落景观的优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
以黑胡桃木材为对象,采用X射线扫描含水率分布测试方法,分析、比较了微波干燥与常规热风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含水率动态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微波干燥和常规热风干燥过程中,木
“羿为太阳神”说的误区有三:一是对神的性质观念模糊;二是对羿的形象穿凿附会;三是与阿波罗相比较,“大男子主义”作怪。这种立论上的缺陷正说明羲和的太阳神地位难以动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鉴别防风的要点 ,通过性状鉴别、粉末显微鉴别、薄层层析的方法 ,对正品防风和市场上掺入防风的水防风进行鉴别 ,结果 ,水防风中不含有防风的主要
本文介绍了紫坪铺导流洞F3断层及其塌方段隧洞刑宅过程中所采用的大管棚超前预支护施工技术。该项技术对松散破碎岩体、采空区、塌方体及富水围岩进行加固处理,循环超前支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