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ard85177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表述的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是人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自然资源的耗竭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经济高速增长和消费迅速膨胀反思的结果。它将整个世界看成一个动态联系的系统,核心是要求在发展生产和满足消费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兼顾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可以说是发展观的一场革命,这一概念虽是几十年前才提出的,但其基本思想在我国却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先秦时代。我国传统文化中主张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自然观、整合的系统思维方式以及以社会和谐为本位的人文主义精神,与当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是一致的。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传统学术的开端期,学术思想空前发展,诸子并立,百家争鸣。秦相吕不韦主持编写的《吕氏春秋》是对诸子百家的学说进行的大规模综合整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治国纲领,其中即蕴涵着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思想。 《吕氏春秋》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反映在生产和消费两个领域中,以生产领域为主,体现在农时掌握、土地资源利用、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等方面。本文共分五部分对《吕氏春秋》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进行探讨。第一部分是《吕氏春秋》及其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哲学基础,对《吕氏春秋》其书及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论述了其可持续发展思想得以确立的哲学基础;第二部分论述了《吕氏春秋》农时掌握中所体现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包括“时禁”和“因时”以及顺时对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这三点都是围绕“农时”展开的,体现了在“天、地、人”关系的“三才”理论指导下人对自然规律的遵循;第三部分是《吕氏春秋》土地资源利用中所体现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从农耕技术角度对土壤的改造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历史借鉴;第四部分是《吕氏春秋》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论述了书的作者对生物资源和生态平衡的相关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按四时节气的变化制定规则禁令、设置专职官员管理以及通过宗教祭祀等方式,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第五部分论述了《吕氏春秋》消费观中所体现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在肯定人类天生欲望合理性的基础上,提出“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舍之”的可持续消费观。最后,结语认为:通过对《吕氏春秋》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初步研讨,使我们认识到我国先秦时代就产生了有别于西方的发展观,这既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今天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起病急,病情凶险,死亡率至今高达22.7%,属临床难治性疾病,明确其发病机制是有效防治SAP的关键所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
伴随着科研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科研院所面临着市场化的严峻挑战.解决目前我国科研院所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建立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江南是历史上最为突出的重赋区。唐中期韩愈说:“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说明随着全国经济中心地位的确立,江南重赋在八九世纪之交就已初肇其端。到明中期,经济名臣丘濬则
期刊
戏剧影视文学在体裁上和其他的文学作品存在着非常大的区别,它的冲突性和表现性都是非常强的,其中台词的动作性特征更加明显。对于影视戏剧文学来讲,剧本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想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制度变迁与生态环境变迁互动关系问题。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综合应用规范分析、实证分析、静态分析、动态分析以及比较分析等相关方法,在吸收前人
区域经济增长的重点在于推动区域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分析与评价区域产业是区域政府日益关心的课题,它是产业发展战略的决策基础。但是区域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它存在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推动了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在这个关键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洞察到发展
目的:观察加味平胃散治疗中风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随机将193例患者分为三组:单纯中药加味平胃散治疗组(66例);中药加味平胃散加西药治疗组(以下
在全球信息一体化的今天,社会化媒体以它全新的技术优势和广泛的用户基础在传递信息、宣泄情感方面受到公众的追捧,社会化媒体的传播所引爆的各种问题甚至危机总是以迅雷不及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基本原则是:滋补肝肾,健脾和胃,疏通经络,祛瘀生新。该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分型分期治疗、内服外敷治疗、补肾活血法、三联疗法、体外经络刮拭疗法、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