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台湾宏碁的创始人施振荣先生于1992年提出微笑曲线理论,其初衷旨在提升宏碁的经济效益,使宏碁员工集中精力地追求高的附加价值。根据微笑曲线理论,生产制造环节的附加价值低,而研发环节和营销环节的附加价值相对较高。微笑曲线理论为各个国家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理论指导。国际分工下的微笑曲线认为,一种商品的形成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环节:研发、生产制造、营销。商品的生产、形成过程存在分工,而且分工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可以尝试用马克思分工理论来分析国际分工下的微笑曲线。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来看,马克思分工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工的前提和基础、分工的基本形态、分工基础下的生产组织系统等,它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在研究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生产方式时,马克思详细论述了工场内的生产制造分工。在研究商业资本时期时,马克思论述了市场营销的相关内容。在研究机器大工业时期时,马克思在论述相关思想时提及了科学技术及其应用。通过对这三个时期思想内容的探究认为,微笑曲线政治经济学的溯源发展方向:首先是营销环节,然后是生产制造环节,最后是研发环节,最终使产品的生产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产价值链。马克思分工理论是学者们研究现代社会分工的强有力的基础理论。我们可以用分工理论来分析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格局下的微笑曲线各个环节的劳动分工。生产制造环节以体力劳动分工为主、科技研发环节以科学知识劳动分工为主,市场营销环节以销售人员的销售知识劳动分工为主。生产制造环节的附加价值来源是体力工人的活劳动,而科技研发环节和市场营销环节附加价值的最终来源是劳动者们的知识劳动。其中,跨国公司为了获得高额附加价值的主要表现是对科技劳动者劳动成果的占有和对市场条件(主要是品牌和市场营销渠道)的垄断。所以,微笑曲线是生产全球化和国际分工格局下跨国资本追求高额附加价值的必然产物。我国的传统产业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我们需要将传统产业逐步转变成高端产业。因此,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高端产业属于高科技研发、创造的产业,所以,发展高端制造业需要增加知识工人的数量。我们要调整产业内的工人的分布状况,尤其是要减少生产制造环节操作型工人的数量,增加知识工人的数量。为了提升我国的创新、创造能力和科学研发能力,使我国在世界的科技领域中拥有主导权,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对科学技术工人的培养,从而早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