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农民的创收大部分来源于土地。伴随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而城乡统筹发展需要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因此作为农民重要生产要素的土地资源,其合理的配置和流动显得尤为重要。但现今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现实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土地破碎化、外出务工的年轻劳动力抛荒引起的资源浪费日趋严重。为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成农村规模经济的发展便衍生出土地资源的流转。但农民流转土地的行为受众多因素影响,深入调查分析区域内农民的流转行为及其流转因素,确定并剖析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提出建设性意见,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综合运用了规模经济理论、地租地价理论、农地产权制度等理论来探讨农户土地流转的基本原理。在阐述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设计问卷调查进而深入剖析集贤乡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影响集贤乡农户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促进集贤乡土地流转市场化的相关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崇州市集贤乡耕地流转比例随时问递减,其下设的4个行政村和社区由于自身情况、经济发展和政策差异,流转趋势不尽相同。从土地流转期限来看,长期流转的面积逐年缓慢增加,而短期流转面积逐年递减。(2)调查结果表明,有70%的农户愿意转出耕地,但愿意转入耕地的农户比例较低;农户流转的耕地主要流入乡镇合作社,其次为别人代耕进行经济作物种植创收。(3)分析结果表明,农户耕地流转行为主要会受到家庭总人口、劳动力状况、土地流转价格、土地流转交易费用等影响因素的影响。从各因素的影响力来看,非农收入比重、家里是否有劳动力、流转价格、交易费用等对耕地转入的作用较大。(4)应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增加地权稳定性;积极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农村产业架构调整,提高非农收入比重,从而提高农民耕地流转积极性;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宣传力度,完善耕地流转市场,确定合理的耕地流转价格,进而有效促进耕地流转、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