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些年来,人们通过对胆管结石成因的研究,发现胃肠道、胆道动力异常在胆管结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胃肠道、胆道动力受胃肠激素的调节,胃肠激素中某个或某几个重要激素发生异常,均可导致胃肠道,胆道功能紊乱,胆汁成分改变,可出现成石性胆汁,导致胆泥析出,结石形成。随着现代中医药的发展,发现某些中药具有调节胃肠激素的作用。根据这一启发,给原发性胆管结石术后病人,服用金黄益胆颗粒,通过放射免疫检测分析法(radioimmunoassay, RIA )检测血浆胃动素、生长抑素、P物质水平,借此探讨金黄益胆颗粒原发性胆管结石病人术后结石复发的预防机理。材料与方法1.材料1.1主要仪器和设备:SHINKO-SH-210R电子分析天平;GC-2016r放射免疫计数器;LDR4-8.4C医用离心机;SANYO-70℃超低温冰箱。1.2主要试剂:抑肽酶(4万kiu/ML,2ML/瓶) ;7.5% EDTA-2Na(2ML/瓶) ;胃动素放射免疫检测试剂盒;生长抑素放射免疫检测试剂盒;P物质放射免疫检测试剂盒。2.实验方法2.1研究对象病例样本主要为开滦医院2008年5月-2009年5月间入院的原发性或复发性胆管结石患者66例;正常对照组为身体健康的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10人。以上受试者,近期内均未服用影响胃肠道、胆道动力的药物。胆管结石病人住院后,根据结石部位,选择的合适的手术方式,所有患者均术中采用胆道镜取石。在这些病历中均排除了同时伴胆囊结石的患者,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腹部合并其他胃肠道疾病患者,糖尿病、脂肪肝、肝硬化、乙型肝炎及高脂血症患者,对药物过敏不能耐受的患者,行单纯胆肠吻合术的患者,妊娠或准备妊娠妇女,哺乳期妇女等。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服药组(服用金黄益胆颗粒组)、对照组(自然恢复组),正常组(正常健康者),各组中年龄及性别比较见下表Table 1.各组中性别、年龄比较N女男平均年龄(岁)服药组对照组正常组P>0.05三组患者平均年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2.2服药方法所有受试患者术前、术后给予常规抗炎保肝治疗,近期禁用影响胃肠道、胆道动力的药物,术后第三天,病情平稳,已进半流质饮食,无腹痛及发热,大便通畅,胆汁引流清亮,引流袋中未见血凝块及十二指肠反流物,开始试验,恢复正常饮食后所有患者一律普食。服药组:患者术后达到上述要求后开始服药,每日给予金黄益胆颗粒,每次服用一袋,每日2次,每袋20g。对照组:患者术后达到上述要求后,按要求进食,不服用金黄益胆颗粒。正常组:普食,近期内禁用影响胃肠道、胆道动力的药物。2.3标本采集服药组:从外周静脉用预冷的注射器采空腹静脉血四次,分别(1)术前空腹静脉血3ML(2)术后服用金黄益胆颗粒3天后清晨空腹静脉血3ML(3)术后服用金黄益胆颗粒10天后清晨空腹静脉血3ML(4)术后服用金黄益胆颗粒45天后来院复查,抽清晨空腹静脉血3Ml。对照组:从外周静脉用预冷的注射器采空腹静脉血四次,分别(1)术前空腹静脉血3ML(2)术后进食三天后清晨空腹静脉血3ML(3)术后正常进食10天后清晨空腹静脉血3ML(4)术后正常进食45天后来院复查,抽清晨空腹静脉血3ML。正常组:从外周静脉用预冷的注射器采空腹静脉血一次3ML.取血后均将抽取的静脉血放入内含EDTA-2Na和抑肽酶的预冷试管内,4°C低温离心15分钟(3000转/分),取血浆分装于3个试管内,-70°C保存待检。2.4胃动素、生长抑素、P物质的放射免疫检测:2.5统计学分析:用统计软件SPSS 13.0处理,所得数据成正态分布,服药组和对照组空腹血浆相同胃肠激素间的均数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服药组、对照组的首次和第四次空腹血浆胃肠激素均数与正常组空腹血浆相同胃肠激素均数间的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资料的方差分析,数据采用?x±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1.血浆胃动素(MOT)检测结果(1)服药组、对照组第一次空腹血浆胃动素水平间的比较、第四次空腹血浆胃动素水平间的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服药组、对照组第一次空腹血浆胃动素水平分别和正常组空腹血浆胃动素水平分别比较(P <0.05),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正常组空腹血浆胃动素水平要比服药组和对照组术前空腹血浆胃动素水平高。(3)服药组、对照组第四次空腹血浆胃动素水平分别和正常组空腹血浆胃动素水平分别比较(P>0.05)。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正常组空腹血浆胃动素水平与服药组和对照组第四次空腹血浆胃动素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但从数值上看正常组>服药组>对照组,服药组更接近正常组。2.血浆生长抑素(SS)检测结果(1)服药组和对照组第一次空腹血浆生长抑素水平间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服药组和对照组第三次间,第四次间空腹血浆生长抑素水平比较( P <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服药组、对照组第三次间、第四次间空腹血浆生长抑素水平比较,服药组比对照组低。(3)服药组、对照组第一次空腹血浆生长抑素水平分别与正常组空腹血浆生长抑素水平比较(P <0.05),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数值上看,说明服药组、对照组术前空腹血浆生长抑素水平比正常组空腹血浆生长抑素水平高。(4)服药组第四次空腹血浆生长抑素水平和正常组空腹血浆生长抑素水平比较(P >0.05),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第四次空腹血浆生长抑素水平和正常组空腹血浆生长抑素水平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数值上看,可以认为服药组空腹血浆生长抑素水平达到正常组空腹血浆生长抑素水平;而对照组空腹血浆生长抑素水平高于正常组空腹血浆生长抑素水平。3.血浆P物质(SP)检测结果(1)服药组和对照组第一次空腹血浆P物质水平间的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服药组和对照组第四次空腹血浆P物质水平间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数值上看,服药组第四次空腹血浆P物质水平比对照组高。(3)服药组、对照组第一次空腹血浆P物质水平与正常组空腹血浆P物质水平分别比较(P<0.05),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数值上看,服药组和对照组术前空腹血浆P物质水平比正常组空腹血浆P物质水平低。(4)服药组、对照组第四次空腹血浆P物质水平与正常组血浆P物质水平分别比较(P<0.05),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服药组、对照组均没达到正常组血浆P物质水平,但从数值上看,服药组更向正常组接近。结论1.正常人空腹血浆胃动素、P物质水平比原发性胆管结石病人高,生长抑素水平比原发性胆管结石病人低。2.原发性胆管结石病人术后,服药组、对照组均经历胃动素、生长抑素、P物质的动态变化过程。一个半月后,只有服药组明显改善生长抑素、SP水平,使生长抑素达到正常人范围,SP趋于接近正常人水平;胃动素在服药组和对照组间比较虽无明显差异,和正常组比较也无统计学意义,可看做到达正常人激素范围,但服药组从数值上看更接近正常组水平。可以推测若长期服用金黄益胆颗粒或许能将以上激素调节至正常人水平,说明金黄益胆颗粒有预防原发性胆管结石复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