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融资合约:理论和应用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rr_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odigliani和Miller(1958)提出的MM定理说明在一个完美的世界中,企业如何融资是无关紧要的。然而现实中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使得不同的融资方式会给企业带来不同收益。学者们通常在委托代理模型中讨论最优的融资合约,发现相对于静态合约来说,动态的融资合约对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更加具有优势。本文就使用动态合约中的方法来分析企业家的融资问题,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中探讨最优的融资合约。首先本文放松了文献中对动态合约期限的限定,在一个融资模型中将合约的期限内生化。我们发现最优的动态合约会使得双方的关系在适当的时候暂停一段时间,然后再重新开始,这个过程可能会一直重复出现。这个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来理解主权债务为何会有周期性的违约。然后我们考虑劳动力流动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我们用企业的资本回报率来衡量企业的融资约束。当劳动力不能流动时,不同类型企业的资本回报率会收敛到一致,意味着受到融资约束的企业会通过不断的自我储蓄最终放松这个约束。然而当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时,企业间的资本回报率差距不会变化,资本回报率高的企业在规模变大的同时劳动力也会增加,使得企业的资本回报率保持不变。这个模型说明了当中国拥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时,受到融资约束的私有企业的资本回报率会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而当农村劳动力转移完之后,私有企业的资本回报率就将不断下降。最后我们考虑企业的一个非正式融资渠道——商业信贷。我们发现商业信贷在中国工业企业中是广泛存在的,即使对于那些规模很大的企业。另外商业信贷占比随着企业规模的上升,首先下降然后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为了理解这两个现象,我们构建了一个上游市场垄断下银行,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三方互动的理论模型。模型中同时考虑了商业信贷在促进融资和促进双方交易量上的作用。我们发现商业信贷的成本对于上游企业来说是低于银行贷款的,所以它能够广泛的存在。上游企业提供的合约会使得商业信贷占比在下游企业规模比较高时成为一个固定值。另外动态的商业信贷合约会使得下游企业获得更多的信贷,成长也更快。
其他文献
针对传统PWM电液比例控制系统安全可靠性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ARM和μC/OS-Ⅱ的专家PID电液比例控制器的设计,详细介绍了专家PID系统及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在S3C44BOX上的实
8月19日,建设部发布了《城镇廉租住房工作规范化管理实施办法》(建住房[2006]204号)和《城镇廉租住房档案管理办法》(建住房[2006]205号)。
近来许多研究致力于不确定性问题的知识获取 ,不确定产生于许多方面 :它可以来自于对事物进行描述的术语的模棱两可 ;也可以来自描述过程中对规则的怀疑 ;或者数据的错误、丢
讨论了射影平面上二次曲线关于非退化二次曲线的配极图形,得到了关于配极图形的几个定理及其推论,从而Maclaurin定理成为文中定理的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