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残疾人社会福利保障逐渐提高,残疾人体育活动的权利得到一系列法律法规的保障。1998年我国体育人口31.4%,而残疾人体育人口仅为21.9%,残疾人体育的普适范围远远低于健全人。由于残疾人身体的特殊性,以及外部条件的制约性,使他们处于社会的弱势地位,难以与健全人一样享受全民健身的优越环境,让他们游离于全民健身的边缘,残疾人群众体育不容乐观。温馨家园是北京市政府为残疾人建设的社区服务形式。是政府直接参与社区治理的成果。政府通过中国残联-市残联-区残联-街道残联-社区温馨家园的方式进行管理。温馨家园的建设就是让政府的各项政策能更快的落实到残疾人身上,使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了更好地解决,让残疾人享受到公共服务给他们带来的方便与实惠。目前北京有近1500个温馨家园,分布在全市18个区县。本课题旨在研究温馨家园残疾人体育活动的现状,探讨温馨家园在残疾人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时所给与的支持与帮助。以温馨家园残疾人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残疾人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讨论,得出以下结论:温馨家园的服务模式尚在实践中探索,目前还存在服务体系不健全,政策制度不完善,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体育服务的现状与残疾人的需求不匹配,对残疾人生活的影响还十分有限;温馨家园残疾人健身意识较强,但体育活动的内容不够丰富、组织体育活动的频率较低、指导人员缺乏专业性、健身设施较少和不科学等诸多因素,导致残疾人体育健身的频率不高,体育健身时间较少;资金是制约温馨家园为残疾人服务的主要瓶颈,而专业社工人员的缺乏,影响温馨家园的服务质量和理念;温馨家园的建立解决了残疾人出行难、活动难的困境,让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增加温馨家园的数量和质量,关心残疾人的服务需求,立足现实,有效利用和整合社区资源,让更多的残疾人走进温馨家园享受政府提供的专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