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落实了农户林业经营主体地位。农户林业生产投入行为对林业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旨在探究分山到户、确权发证对农户林业投入行为的影响,以便验证确权发证是否取得预期成效,为政府制订确权发证以及其它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林改。 首先,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产权理论和农户行为理论;介绍了福建省集体林权确权发证以及确权发证后的林业发展情况。 其次,比较分析了确权发证前后农户林业经营行为,发现确权发证后福建省林业得到长足发展,农户林业投入和产出都增加了。 第三,本文基于“集体林权制度跟踪监测研究”福建区域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检验确权发证对农户自有劳动力和资金投入的影响,发现:确权发证对于农户林业投入特别是资金投入有显著影响,对农户自有劳动力投入没有显著影响;平均意义上来说,如果农户持有林权证,其林业总投入将增加50.8%,资金投入将增加72.7%;林权纠纷、生态公益林面积比例对农户资金投入有显著负向影响;农户林权抵押贷款满意度对其自有劳动力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 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大力解决林权纠纷,为确权发证奠定基础;二是进一步提高确权发证率;三是积极办理林权证分户手续;四是优化林权证办证服务;五是深化林权配套改革,促进林业投入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