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论文通过对不同乳光颜色月光石的薄片观察、红外吸收光谱分析、X射线粉晶粉晶衍射分析及电子探针分析发现,不同乳光颜色月光石都属于条纹长石或反条纹长石,且根据镜下观察特点和其条纹长石种类,可以进一步划分白色乳光月光石属显微条纹长石,蓝色乳光月光石属隐晶条纹长石。对月光效应的探究方面,通过背散射图像与透射电镜下观察结果发现,钾钠长石的层状出溶使光波进入月光石内部发生散射,蓝色乳光月光石属隐晶条纹长石,出溶层取向完全相同,厚度远小于光波的波长,发生瑞利散射,出溶层对短波长的蓝紫光有加强作用,产生蓝色乳光;白色乳光月光石属显微条纹长石,出溶层较厚且不均匀,大于光波的波长,故发生米氏散射,其出溶层对各色光波的散射强度没有区别,故出现白色乳光,根据米氏散射理论,粒子粒度越大,向前散射则越强,即出溶厚度越大,白色乳光的月光效应将越强。在月光效应颜色表征方面发现,非彩色背景对蓝色乳光月光石明度影响更大,对自身明度较小白色乳光月光石影响较小。随着背景明度的降低(N9.5至N0.5),月光石乳光明度逐渐升高,在低明度背景下,月光石的乳光颜色更具有区分度。变换观测角度,乳光的明度和彩度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色调角值变化不大。且在25°到45°的观测角范围内,乳光具有较好的明度和彩度,当观测角为35°时,乳光具有最好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