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基于国际化战略的航空制造业为研究背景,以航空制造业供应链风险评估与管理参考模型为研究目标,围绕航空制造业内部供应链三大风险:供应风险,质量风险及计划风险,利用平衡计分卡构建了航空制造企业A公司的供应链风险评估体系。并针对三大风险,进行了风险管理改进,对于供应风险,利用P控制图追踪供应风险;对于质量风险及供应风险,制定基于六西格玛的报告规范,通过动态组织结构调整增加解决风险的能力;对于计划风险,改进订单历史数据的管理及预测方法。第一章:简要地介绍了国际化航空制造业的发展背景和行业情况,及我国航空制造业发展前景,并确立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是建立基于国际化战略的供应链风险评估与管理模型。第二章:对国内外学者的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阐述了供应链风险来源和发展,供应链风险的类型,目前企业的供应链风险控制现状和方法,并对当下主流的供应链风险评估系统模型及评估因子的算法进行探讨,同时对六西格玛法的流程改造进行深入了解。通过本章,为后面A公司供应链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打下了理论基础。第三章:航空制造业是资金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本章对航空制造业的高壁垒、高投入、高附加值、高风险及产业关联度高等行业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介绍当下主流航空制造业产业群,说明航空制造业只有走国际化战略道路才有出路。通过对航空制造业价值链的上中下游的剖析及国内外企业供应链风险的总结,提出了航空制造业同样存在内外部供应链风险,航空制造业内部供应链风险为供应风险,质量风险,及计划风险。为下章供应链风险评估与管理模型的建立进行了铺垫。第四章:本章以A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基于国际化供应链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用关键评估KPI模型的建模思路对A公司供应链风险评估模型进行规划。利用基于SCOR模型的业务流程分析总结了A公司在计划、采购、生产、交付、退货这五大流程中所面临的供应风险,质量风险及计划风险等供应链风险。运用平衡计分卡结合供应链风险分析对企业现存指标体系进行总结分类,利用AHP层次分析法与LT线性权重法结合筛选公司关键指标,并构建了A公司的供应链风险评估模型。第五章:本章主要是针对供应链风险,进行管理措施的改进和革新。通过P控制图工具强化供应风险的追踪和预防,利用六西格玛DMAIC工具对供应链风险评估系统报告中发现的风险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两个层次的分析,加强供应链风险评估系统执行效力。除此之外,作为执行层的主体-组织,也进行了一定的变革,由当初的静态组织架构,通过设立职能会议,流程标准化,搭建信息平台等方法完成了动态组织架构的转变,并且提高了处理供应链风险问题的效率。最后一节通过对公司计划环节中数据完备性有效性等问题及需求预测精度偏差等问题进行方法上的改进,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趋势方程,用基于移动平均的季节因子分析去除季节因素的干扰,从而获得更精准的需求预测方法,减小计划风险。第六章:全文总结与展望。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了本文研究框架下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在现实的整改后,A公司现有的供应链风险评估系统得到了很好的规范和升级。企业有了规范的供应链风险评估管理机制和汇报机制。大大提高了供应链风险的预防能力和问题发现后执行改善的敏捷性。通过组织架构的升级,各个环节的问题处理时间有所缩短,提升了企业的总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