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际战士的两难抉择——读海明威的《第五纵队》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明威在其漫长的创作生涯中所完成的唯一的一部三幕剧《第五纵队》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写一位美国新闻记者秘密为共和政府服务,与几位反法西斯斗士并肩作战粉碎敌人在马德里城内间谍网“第五纵队”的戏剧性故事。这个剧本是海明威在文学创作领域的一个新的探索和尝试。虽然与他的其它几部巨著相比,此剧本显得并不太引人注目,但是,就剧本所折射出来的作者本人的人文精神而言,在思想内容方面,毫不逊色。此剧本具有极强的自传性,真实地反映出作者的思想状态。 本论文着重探讨的问题是在面临战争与家庭发生矛盾冲突时,如何进行抉择。本剧中,主人公美国青年菲力浦放弃了个人幸福,自愿地投身到危机重重的内战中,正如海明威本人的亲身经历一样,究竟什么原因驱使他做出这样的选择?本文结合海明威本人的生平,试图分析主人公的抉择过程及诱因。 本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将对作品主要人物和情节及研究价值作简单介绍。 第二部分开始分析作者在剧本中所表现出的对于战争的矛盾态度------在既恋战又厌战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第三部分阐述对于家的矛盾态度——一方面渴望家的温暖安宁,另一方面暂时舍弃小家为大家。 第四部分阐明剧本的对照鲜明的两个场景,男主人公的宾馆房间形成战场的缩影,而女主人公的房间象征着动荡中的家。 第五部分为结论,男权主义及英雄主义情结促使主人公最终做出艰难的抉择;也正因为这两点,使作者在剧本中塑造的人物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他文献
如何提高外语听力教学效率和外语听力水平一直是研究人员和外语教师共同关心的话题。本文通过对外语听力理解有关理论,元认知理论以及学习策略理论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系统
研究了掺纳米SiO2的钢纤维混凝土(NSFC)、钢纤维混凝土(SFRC)和普通混凝土(NC)三种材料在不同加热温度后的抗压、劈裂和抗折强度等力学性能,对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微观结构进
排气扇又被称为换气扇或排风扇。排气扇的主要用途是把厨房的油烟等有害废气、浴室的闷热气体和各种人群汇集的室内的污浊空气排出到室外,使室内空气保持清爽,同时减少油烟气等造成的污垢沉积。近年来随着我国家庭住房条件的改善,以及各种小型饭店、小商店和企事业单位会议室等场所的日益增多,这种小家电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由此各种类型的换气扇也得到了很大发展。目前,许多家庭中都有了这种小家电,尤其是搬入新居的城镇家庭